出品/即時劉說
撰文/劉老實
昨天一大早,不少朋友紛紛給我轉發聯商網的一篇文章——《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聯商網呼吁監管即時零售》。在轉發時,他們大多附上一句:“終于有媒體說出商家的心聲了。”也有不少朋友詢問劉老實我的個人看法。
事實上,聯商網的這篇呼吁文章已經將即時零售這一新興業態背后隱藏的諸多問題,再度被推到聚光燈下,是行業內不可多得的站在全局的文章,然而劉老實今天則要從另一個側面去說說平臺“既當運動員,又做裁判員”的問題。
01
聯商網文章核心觀點直擊行業痛點
聯商網的這篇文章核心觀點鮮明且犀利。其指出,當下部分電商平臺在即時零售自營業務上的發力,令實體商超會員企業深感憂慮與恐慌。
以某團為例,其自營的“某象超市”處于一種極為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平臺規則的制定者,掌控著流量分配的大權。
又是市場競爭的直接參與者,憑借平臺賦予的流量、信息及資源優勢,在市場中占據著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有利位置。
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模式,嚴重違背了平臺應有的中立性與服務性原則。
與此同時,平臺自營業務利用資本優勢,大打補貼戰。以“全時段動態補貼”“1元秒殺”等手段低價傾銷商品,嚴重擾亂了市場價格體系。
致使實體商超、菜市場以及夫妻小店等大量線下實體生存艱難,面臨裁員、失業甚至破產倒閉的困境。
基于此,聯商網代表實體商超零售企業,急切呼吁市場監管部門重視并解決這一問題。
希望通過明確限制平臺企業同時經營自營業務、禁止平臺惡性補貼等不公平競爭行為、引導平臺公平分配流量資源以及完善數據共享機制等措施,構建一個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
02
平臺下場即時零售的深層原因剖析
我們暫且不急于評判平臺這種“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做法是對是錯,不妨先深入探討一下平臺為何要下場涉足即時零售?
即時零售從誕生之初,便處于不斷摸索的階段。頗為意外的是,最先在這一領域取得顯著成績的,并非那些擁有深厚零售和電商基因的傳統巨頭,而是某團。
某團最初以餐飲外賣業務起家,在拓展即時零售業務時,其本身缺乏傳統零售行業對于商品選品、供應鏈管理以及線下門店運營等方面的專業經驗。
這就使得即時零售在起步階段,便帶有明顯的不專業與野蠻生長的特征。
在這樣的背景下,本身就缺乏零售和電商基因的某團,扶持親兒子“某象超市”下場,看似是一種與商家爭利的行為,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有著其戰略層面的考量。
某團或許意識到,如果自身僅僅作為一個純粹的平臺,不深入到即時零售的具體業務環節中去,就難以真正理解整個商業模式的運作邏輯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
就如同足球裁判,如果自己從未踢過球,沒有親身體驗過比賽中的各種狀況,又怎能精準地判斷場上的局勢,做出公正合理的判罰呢?
足球裁判不僅要懂規則,也要像球員一樣接受各種體能訓練和測試,才能更好地勝任裁判工作。
同樣的道理,某團通過讓“某象超市”參與到即時零售的實際運營中,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商品采購、倉儲管理、配送服務等各個環節。
進而優化整個平臺的運營規則和服務質量,為整個即時零售業態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時平臺通過“鯰魚效應”去不斷迭代入局商家,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很多入局的商家已經開始被不斷優化迭代,即時零售已經從拼誰入局更早步入了誰更專業化的階段。
然而,平臺擁有自營業務,也引發了諸多爭議。作為平臺,本應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所有商家一視同仁。
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商家卻感覺某團難以做到這一點。在流量分配、促銷活動參與資格等方面,似乎總是優先考慮自家的親兒子。
更讓商家們痛心的是,他們在平臺上苦心經營積累的數據,包括消費者偏好、銷售趨勢等,平臺可以輕而易舉地獲取。
而這些數據極有可能被直接復制到其親兒子的運營中,使得商家們感覺自己成為了平臺的“小白鼠”。
辛辛苦苦跑通的模型和積累的運營數據,最終卻為他人做了嫁衣。
這種行為極大地傷害了商家對平臺的信任,也引發了他們對平臺公正性的強烈質疑。
03
即時零售監管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即時零售作為一種新興的零售業態,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以某東秒送、某團閃購、某寶閃購等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深刻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消費者如今只需動動手指,線上下單,短短一小時甚至半小時內,商品就能送貨上門。
極大地滿足了消費者對于即時性購物的需求。
但不可忽視的是,即時零售行業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個突出的表現是,行業缺乏有效的規范與引導。時至今日,全國性專業的行業協會尚未建立,整個行業的走向幾乎完全被平臺所左右。
平臺自身的格局和決策,直接決定了行業的發展方向。雖然隨著京東、淘寶等巨頭的加入,即時零售行業不再被某一個平臺所壟斷,市場競爭變得更加多元化。
但這也使得行業的規范和監管變得更加迫切。
從國家層面來看,制定相應的行業規范刻不容緩。通過明確的法律法規,對平臺的運營行為、商家的經營準則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進行詳細規定。
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例如,明確界定平臺在自營業務與第三方商家業務之間的邊界,防止平臺利用自身優勢進行不正當競爭。
規范商品質量標準,確保消費者能夠購買到安全、合格的商品。
建立全國性的行業協會也具有重要意義。行業協會可以發揮組織協調、行業自律以及信息共享等多方面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引導平臺和商家自覺遵守市場規則,維護市場秩序。
另一方面,行業協會可以匯聚行業內的各方力量,共同研究解決行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促進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
此外,行業協會還可以作為行業與政府之間溝通的橋梁,及時反映行業的訴求,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狠抓典型也是推動行業規范發展的有效手段。通過對一些嚴重違反市場規則、擾亂市場秩序的平臺或商家進行嚴厲處罰,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讓整個行業都能深刻認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近年來,已經有一些地區針對即時零售行業中存在的諸如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問題進行了專項整治。
對部分違規平臺和商家進行了公開曝光和嚴肅處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這些舉措不僅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為行業的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即時零售行業正處于一個關鍵的發展節點。平臺、商家、消費者以及監管部門等各方,都需要共同努力。
才能推動這一新興業態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平臺應重新審視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
商家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消費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消費,同時積極參與對行業的監督。
監管部門則要充分發揮監管職能,完善監管體系,為行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只有這樣,即時零售行業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真正實現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wx_7909677382- 該帖于 2025/7/2 16:5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