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股份擴張隱憂或現 機構換崗顯分歧
1月12日,大商股份成交量雖較前一交易日——1月9日有所萎縮,但仍高達1610萬股,換手率達6%。不過,與前兩個交易日暴跌形成對比,1月12日大商股份股價有企穩的跡象,漲2.05%。
人們開始擔憂大商股份(600694)擴張的前景。
一位券商分析師于1月9日向記者發來一封郵件。該分析師稱,近日,大商股份二級市場股價大跌,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傳聞公司2008年四季度業績虧損,全年凈利潤同比下降。這位分析師經與基金等多家機構溝通,認為公司四季度業績虧損可能性極大。估計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前期延遲開業的10家門店集中開出,包括黑龍江3家,吉林1家,遼寧2家,河南4家。其中,哈爾濱(10萬平米)、齊齊哈爾(6萬平米)、鄭州(4萬平米)等店的體量較大。此外,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公司老門店的內生增速不容樂觀。
海通證券資深分析師路穎也發布了類似的研究報告:近期市場擔憂大商股份四季度可能因為新開門店較多(10家)而增加較多開辦費等費用,并直接增加虧損;而2009年,因擔心公司治理結構問題,業界對大商股份業績增長的可預測性也給予了較大懷疑。
對大商股份擴張的擔憂不僅僅是新開門店方面的問題。1月8日,大商集團及大商股份狀告濟南市國資委及濟南人民商場36%國有股“一女二嫁”一案一審并沒有得出結果。“訴訟的不確定,也將影響大商股份進軍華北的戰略。”上述券商分析師稱。
大商股份內部人士則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情況正常,投資者大量拋售可能是其對公司前景有不同看法。
上交所披露的信息顯示,1月9日,賣出量最大的全是機構專用席位,其中,賣出量最大的一個機構賣出金額達到1.3億。按大商股份當日最高股價16.28元計算,賣出股份達到了798.53萬股。而接盤方則出現了兩個機構席位,顯示了機構之間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渤海證券分析師陳慧表示,隨著大商股份股價的急劇下跌,其投資價值已經顯現,大商股份每股凈資產就高達10.67元。陳慧認為,作為一家商業零售類公司,大商股份前期在東北地區的經營是非常成功的,業績也不錯。只是近期公司在走出東北,拓展華北時,產生了一些不確定性,如若公司股權激勵方案能推出,對公司長期成長也是比較有利的。
(證券時報 記者顏金成)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