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國美三聯之爭:殼資源是商標爭奪戰實質
6月29日消息,近日,歷時兩年之久的國美三聯商標之爭首次獲得司法裁定結果:法院認為“三聯”商標歸三聯集團所有,駁回*ST三聯訴訟請求。多位家電專家在接受搜狐IT電話連線時稱,表面上雙方是為商標爭奪,實質上是為了*ST三聯的殼資源。
2008年,國美負責人黃光裕利用山東龍脊島建設有限公司以5.4億多元拍得三聯集團持有三聯商社的2700萬股股票,從而實現了曲線收購,并順利取代三聯集團成三聯商社第一大股東。但此后,雙方圍繞著“三聯”商標的使用權一直糾紛不斷。
此前,三聯集團曾許可上市公司三聯商社永久無償使用且獨占使用“三聯”商標權。但國美入股三聯商社之后,三聯集團再次進入家電連鎖領域,對此,國美提起訴訟,要求法院判令三聯集團將“三聯”商標無償轉讓給三聯商社。
據了解,國美敗訴的原因,在于三聯集團和三聯商社簽署的《商標許可使用合同》,合同規定:三聯集團授權鄭百文使用“三聯”商標,但有兩個“鑒于”前提:一是許可人是“三聯”服務商標的商標權人;二是許可人是被許可人的第一大股東,積極支持被許可人的發展。而眾所周知,國美曲線收購三聯商社后,成為三聯商社的第一大股東。
對于這場歷時兩年的商標糾紛,業內知名家電專家羅清啟表示,表面上雙方對商標權的爭奪進入了白熱化的程度,實際上國美更看重的是*ST三聯的殼資源,打官司也是為了以后爭奪殼資源,三聯商標帶來的家電連鎖方面的收益,并不是主要的。
羅清啟強調,商標這類的軟資產,需要硬資產來支撐。隨著國美蘇寧在山東市場的攻城掠地,再加上國美三聯的不停內斗,三連商社的實體賣場已經算不上強勢了,從家電連鎖這個角度來說,三聯這塊資產對國美的全國布局影響并不大。
國內另一知名家電專家于清教表現了類似的看法,他表示,三聯家電連鎖的渠道已經開始萎縮,甚至出現了關店現象,單純為了爭奪家電連鎖渠道資產,意義并不大,國美看重的,還是這個殼資源。黃光裕是資本運作的高手,國美有體育,有地產,這些資產以后都要上市,需要殼資源。、
“爭奪商標是為了殼資源服務,如果沒有了三聯商標,國美以后借*ST三聯這個殼上市就存在法律障礙。”于清教強調。
。ㄋ押 劉瑞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