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武漢大型商場手扶電梯:小動作存大隱患
小女孩玩電梯扶手帶,是比較危險的行為 高萌 攝
無論上下方向,手扶電梯一側下方都有紅色急停按鈕 高萌 攝
“電梯吞人”、“電梯驚魂”…… 26日,荊州一家大型商場內(nèi),一位母親被卷入手扶梯不幸身亡,這起慘劇引起了公眾對電梯安全隱患的高度關注。昨日,長江日報記者到菱角湖萬達廣場沃爾瑪超市、武漢國際廣場、徐東銷品茂等進行了實地探訪。
小孩玩電梯扶手帶 媽媽一旁玩手機
昨日下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菱角湖萬達廣場。此時,大門旁的沃爾瑪超市手扶梯附近正廣播著中英文版提醒:“請您抓好扶手,不要倚靠電梯,注意腳下安全,文明乘坐電梯。”手扶梯端口處地面上鮮明地粘貼著“站穩(wěn)扶好”字樣。
正在此時,一個5歲左右的小姑娘興沖沖地跑到扶梯邊,用手撥起了扶手帶,玩了起來,而她的母親卻在不遠處盤弄著手機,全然沒注意到孩子的行為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經(jīng)記者提醒,小女孩才黯然地跑回了母親身邊。
這位母親表示,知道手扶梯有停運按鈕,但是不知道具體在哪個位置。記者具體指給她看處于手扶梯首尾兩端的紅色“停止”按鈕,母親張女士說:“小孩比較好動,平時也注意安全教育,但確實容易疏忽,有時候小孩想摸一下、碰一下也隨她去了,沒想到一些‘小動作’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以后確實要加強注意。”
長江日報記者通過走訪武漢市內(nèi)多家大型百貨商場了解到,每部手扶梯會有專門編號,有專門的維修記錄日記,在手扶梯的入口處都設有紅色的緊急“停止”按鈕,嵌入式或凸出式。有的位于扶梯出入口內(nèi)側底部,有的位于出入口手扶欄旁金屬邊界處,旁邊都附有明顯的安全提醒標識,有的更專門設有亮燈牌提示。
隨機采訪到一些市民,大多數(shù)不清楚停止按鈕的具體位置,有的甚至不知道有按鈕。
扶梯停運時周圍沒有任何提醒
長江日報記者在武漢國際廣場發(fā)現(xiàn),百貨負一樓與地鐵大廳交會處的兩座手扶梯正處于停運狀態(tài),周圍沒有任何提示牌說明停運的原因。
此時,因為沒有圍欄和警示牌,即使旁邊有行人樓梯,仍然不斷有客人毫無顧忌地從停運的手扶梯上走過。
記者后來聯(lián)系到商場的物業(yè)部門,工作人員表示,這里的手扶梯因為前幾天下暴雨,為了避免出現(xiàn)事故,一直停運至今。
武漢國際廣場物業(yè)部的工作人員表示,每晚10點打烊后會對電梯進行2小時的檢修,保障第二天的安全運行。得知荊州電梯事故新聞,國廣物業(yè)部已計劃明天對全商場所有手扶梯的第二接板進行排查,必要時將其固定死。
拿電梯“毛邊”當鞋刷容易出事
多位商場工作人員告訴長江日報記者,小孩喜歡在手扶梯出入處用手撥弄扶手帶,這樣很容易把手順勢卷進扶手帶底部造成傷害,家長一定要注意。也有大人在入口處聊天,手會不自覺地搭在扶手帶上,有時因慣性身體沒站穩(wěn),會緊抓住扶手帶,這時就會把整個人帶上去或拖下樓梯,都會造成傷害。
多位商場物業(yè)部負責人表示,百貨商場人流量大,小孩出入多,電梯常出現(xiàn)的事故是:鞋子(特別是膠鞋、洞洞鞋等軟質(zhì)鞋)、鞋帶、女士長裙等絞進手扶欄兩側底部、踏板間的接口處。“一般這種情況,手扶梯會自動停運,但還是要注意防范,必要時及時按下緊急停止按鈕”。
長江日報記者留意到,每部手扶梯底部內(nèi)側兩邊都安有“毛邊”。據(jù)電梯維修人員介紹,這是為了防止顧客的腳不小心卷入運行中的踏板和手扶梯兩壁的縫隙中,“但現(xiàn)在有市民竟然習慣拿它當鞋刷,在乘坐時順便擦鞋,這很容易出事”。
手扶梯國家規(guī)定15天維修一次
徐東銷品茂的電梯是從開業(yè)起就開始使用,后期為自動扶梯安裝了防夾毛刷、防夾護欄等,電梯的配置設施不斷完善中。當長江日報記者提問到如果使用年限過久是否會更換時,相關負責人則表示不太清楚。
一家供職于為國廣、世貿(mào)電梯做專業(yè)維護的人員介紹,2012年7月后購買的手扶梯都會標配安保系統(tǒng),遇到絞入事故,手扶梯會自動停運。“目前國家沒有規(guī)定手扶梯的固定使用年限,但電梯公司都會定期頻繁地對客戶產(chǎn)品進行維護工作,所以一般手扶梯的使用時期都會很長。現(xiàn)在國家規(guī)定的是15天維修一次,但只要客戶有需求,排查、維護工作立馬到位”。
據(jù)了解,手扶梯的維護工作通常包括:安全隱患排查、機械的潤滑和調(diào)整、安全開關使用有效性確定等等,一般正常情況下,一部手扶梯的維護工作要花2—3小時。
經(jīng)歷者回憶差點被電梯“咬”一口
56歲居住在徐東的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每次乘坐電梯的時候都會牢牢抓緊扶手,但仍差點被電梯“咬”一口。
前幾個月,陳女士乘扶梯去高樓層,站在她前面的是一位跟她年紀相仿、推著滿滿購物小車的女士,出電梯的時候,前面女士的小車突然推不動,那位女士就蹲在出電梯口那里查看故障,擋住了后面的行人,眼看著自己的腳快被“咬”進,陳女士大喊了一聲,那位女士才讓出左邊的一側給別人通行。“如果后面站著的是個孩子,腳很容易絞到電梯里面”。
(長江日報 見習記者高萌 葉子蘭)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