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調查:上海大學生要給校園O2O平臺排排名了
聯商網消息:校園是一個很有想象空間的市場,所以,校園O2O平臺近年來也獲得了風投的青睞,如俺來也與8天在線分別于2015年年末和2016年年初獲得了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本文調查了俺來也、59Store、宅米和8天在線等四家校園O2O平臺,分析了運作模式與發展前景,并從消費者視角提出了改進建議,供業界參考。
(一)發展規模
如表1所示,四大校園O2O平臺都起步于最近三年,最早的是8天在線,其次是59Store和宅米,最后是俺來也。
(1)從平均覆蓋度(覆蓋高校/覆蓋城市,即每個城市平均覆蓋的高校數量)來衡量,8天在線的覆蓋度最高,平均一個城市覆蓋了20個高校,俺來也、59Store、宅米分別為17.50、12.50、11.43。這個指標反映了業務開展的區域集中度,其市場占有率、目標市場縱向挖掘程度將會影響到品牌效應、供應鏈管理與物流配送效率等方面。
(2)市場擴張速度(覆蓋高校/上線月份,即平均每個月覆蓋的高校數),市場的擴張速度決定市場占有率,也受制于企業戰略、企業資產類型等因素。截至2016年5月,59Store平均每月拓展147個高校,俺來也為50個,宅米為47個,8天在線為24個。一般來說,融資規模越大,擴張速度越快,市場占有率也越高。但這四家公司的擴張速度與融資規模并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這與公司的發展戰略與資產類型有一定關系。
(二)營運模式
四個平臺都以零食快消品為重點切入大學校園市場,在之后業務擴張過程中涉足到水果、打印、金融、旅游、校園物流、創業就業和社區服務等業務;俺來也、8天在線、宅米分別在學校建立倉儲中心(門店)和寢室店(寢室店長通過企業系統訂貨,將寢室作為小型銷售門店),走重資產道路;而59Store則只做寢室店,走輕資產道路。
(1)俺來也零食快消品業務采取與品牌商合作,實施去中間化的運營模式,將節省的費用讓給消費者,彌補公司的運營費用。(2)8天在線從快消品供應鏈入手,減少分銷商到門店的中間成本,將優惠給予消費者;同時8天在線打造校園物流團隊,為周邊商家、大學生原創品牌提供平臺服務。(3)宅米運用LBS功能,采取自營超市+樓長代理+商戶入駐+蜘蛛俠配送的模式,為學生和周邊商家服務。(4)59Store采用與供應商合作,為寢室店長提供商品。
俺來也、59Store、8天在線、宅米的門店服務時間分別為13、無、9.5、10.5個小時,配送時間為30、無、30、60分鐘,SKU為220+、0、300+、300+;寢室店服務時間分別為隨意、2、2、2+2.5(固定2小時,任選2.5小時),配送時間為30、5、5、8分鐘,SKU為23、18、22、20。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重資產公司比輕資產公司的服務時間較長、SKU較多。
(三)消費體驗
為了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對四個平臺的體驗感受,我們對上海商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大學等大學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主要有如下發現:
(1)下單流程:四個平臺的下單流程一致:登陸賬號—選擇校區—選擇商品—購物車—訂單結算—收貨地址、電話—確認訂單。其中俺來也在訂單結算、訂單接收、收獲環節都會發送溫馨短信告知,這給消費者的感覺很溫馨。
(2)界面體驗:從流暢度、便捷度、簡潔度、商品介紹和圖片讀取速度四個方面的計分結果來看,以10分為滿分,四個平臺中五個項目的平均得分僅為7.95分,俺來也平均得分8.8分,宅米與8天在線得分8分,59store為7分。從各個項目來看,暢銷度與便捷度低于平均分的都是59store,簡潔度低于平均分的是俺來也與8天在線,商品介紹低于平均分的是59store,圖片讀取速度俺來也得分遙遙領先,其他三家都低于平均分。
(3)配送服務:從配送效率與服務態度兩個指標的平均得分來看,俺來也得9分,8天在線得8.5分,其他兩家都是7.5分。值得注意的是:輕資產公司與重資產公司給消費者的體驗具有很大差別,這與公司是否選擇自營也有很大關系。自營的公司有固定的線下合作網店與營業時間,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人值班,配送效率能夠得到保障,如注重門店自營的俺來也評分最高。
(四)面臨問題
從訪問調查中獲悉,大學校園O2O業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1)學校政策有障礙:各大高校雖然鼓勵大學生創業,對學生成為店長、樓長的發展態勢仍持謹慎態度,學校主要從食品安全、正常學業等方面考慮,導致部分高校對校園O2O電子商務公司采取了抵制性措施。(2)商品品類少、同質化嚴重:俺來也、宅米、8天在線的品項200—300個,四家企業寢室店的品項只有15—25個。根據我們連續30天的跟蹤觀察發現:四個平臺在售商品品項比官網公布的還要少40—60個,這與校園O2O便利商超場地受限有一定的關系,導致商品品項少、更新慢的問題很嚴重,其中輕資產公司表現更加明顯。另一方面,上述四個平臺都是以快消品切入市場,相互間存在競爭關系,但又沒有差異化競爭策略,都是以面食、白水、飲料等10—30種商品為主要銷售商品,商品同質化嚴重,公司的影響力難以建立,用戶粘性較低。(3)去中間化的程度不一,每個公司供應鏈合作方不同,商品來源也存在較大差異。(4)激勵與管理問題:四個平臺都開設了寢室店,大學生兼任店長,公司對店長既缺乏激勵也缺乏必要的管理。
(五)三點建議
我們認為,校園O2O不僅有市場需求,而且也是未來引流的一個入口,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但又三個方面可以改進:
(1)校內門店社團化運作:將門店營運交由學生社團負責,向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從組織與個人的關系發展成為組織與組織的關系,有組織地開展O2O業務,有利于獲得校方更多的支持。
(2)商品:通過第三方,對17到24歲消費者就零食快消品需求進行調查,結合公司運作后臺的數據進行分析,門店挑選出200-300種需求大、更新快的商品,再從其中精選出15—25種商品在寢室店銷售,以此解決公司商品更新慢的問題。
(3)管理:管理分為消費者管理、門店(寢室店)工作人員管理和激勵機制。為消費者打造學校、寫字樓、社區三位一體的消費生態鏈,讓校園O2O忠誠客戶成為公司終生忠誠客戶;為工作人員打造兼職、創業、就業三位一體的工作生態鏈,以此應對優秀工作人員流失問題;公司就校園工作人員建立激勵機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理順營運關系,提高經營業績。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獨家出品 作者:上海商學院2013級市場營銷本科專業在讀學生代顯富 包世博 張懿煒 指導教師:池麗華、周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