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向吹向實體經濟,零售商應抓住這些機會點
最近,國家陸續發布了一些支持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提振消費的政策。
聯商網顧問厲玲認為,促進消費沒那么容易,也沒有那么多技巧,就是實實在在的把自己店做好。商品、陳列、價格、服務再做得好一點點。另外對員工好一點,他們喜歡自己商店的商品,還怕沒人來買嗎?
但不管怎么樣,對零售行業來說,目前也是迎來了重大政策利好,零售企業應該如何把握這個機會?且聽厲玲怎么說。
以下為文字實錄:
最近國家出臺了一些鼓勵和促進消費的政策會議等等,我覺得有一點給我們啟發就是,消費成了一個關鍵詞。或者說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提得比較多的一個詞,之前提得比較多的一個詞
可能還是“制造”,那么為什么把消費又拎出來了,特別的強調它呢?
我覺得從高層來講,可能感覺到的問題,比我們在基層要感覺得更深刻一點點。作為消費者我覺得,提總比不提好。那么我們行業怎么來認識問題呢?因為我覺得零售店它一頭是連接制造業的,工廠生產的東西總要通過零售把它銷出去,第二頭是連著消費者的,你要去讓消費者來消費,滿意的消費還有重復的消費,那么只有零售店能夠兼顧了這兩頭。
從宏觀上來講,能夠重視零售業的發展和零售業的重要性,是讓我覺得非常欣慰的一個事情。在2020年2021年的時候,在疫情期間都把商店關掉,大家可能都沒有重視到商店的重要性,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和整個制造業是緊密相連的,沒有零售業就是無法考慮到其他的改善。
有段時間大家就覺得實體店沒用,都是線上好,有相當多的輿論對實體店是唱衰的,但事實上證明實體店不僅不可以沒有,而是還要重點發展。大部分的零售目前還是在實體店實現,線上有,但是實體店還是占到大頭。所以我們作為零售的從業人員怎么來看這問題?
首先我覺得應該了解到國家是重視的,對你在經濟當中地位已經比較明確的提出,你是上接制造業下接消費者,你是老百姓生活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部分。而你不僅聯系著消費者百姓的一個日常生活,也是對消費者生活提升改善的重要助推器,所以如何把自己的店鋪經營好,對得起你的消費者,這是我們要考慮的最重要的問題。
我總是說實體店它是有個服務半徑,不要天馬行空的去想,不要去和京東阿里去比那些流量什么的,你就比一個,進店的客人的滿意率。他是逛一逛就走的,還是買東西的,是買了一單的,還是買了兩單的,是買了10塊錢的,還是買了50塊錢的,這個生意你一定要好好研究。要促進消費者每單進來要有提袋率,提袋率要有提袋金額,要著重去研究這個東西。
所以研究你的進店顧客,促進他們的消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我聽說于東來到一些超市去做指導和服務,他第一手就是對商品的展示進行調改,確實很多店通過調改以后,銷售的增長還是蠻明顯,這個方面不是舉手之勞嗎?你就應該把它做好呀。
第二個要做好的就是善待你的員工,員工是服務者,員工也是消費者,員工甚至整個家庭的消費者,如果你的員工愛你企業,愛你的門店的商品,他怎么會不在這里消費呢?我總是講
對員工是最不能說假話,因為他們知道你的商品來自于哪里,你的產品的質量,你產品的價格,他就會對家里人講,來我們這里或不來我們這里,我們的產品都怎么怎么做的,別買到哪哪去買,我們的商品是怎么怎么做的,真的非常好推薦。所以善待員工,比方說提高一些工資,改善一些福利,當然要讓員工了解他身邊的商品確實值得他和他家人買,不是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面嗎,員工不愛你怎么指望消費者愛你呢?更何況我們實體店的服務半徑就這么大,很多都是和家庭密切相連的。
所以我是這么看的這些政策,總歸是有好處的,怎么把握不同店就是不同的,比方說可能這次政策當中比較偏多的是居家用品,可是不要這么去片面的理解,而是把你現有的商店把經營好,這對促進消費、改善生活,改善員工和消費者的生活,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其實都是有好處的,我們也只能這么做,我們也應該這么做!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