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新開119個購物中心,頭部企業收縮
出品/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高天
2025年上半年,全國商業地產供應市場有何表現?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5年上半年(1-6月)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達119個(不含專業市場、家居商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同比下滑了9.2%。新增商業建筑面積887.58萬㎡,平均單體建筑面積約7.46萬㎡(總表在文末)。
其他諸如由老邱隘市場改造、體量1萬㎡的寧波天逸灣邱窄巷商業廣場,1萬㎡的三明歡擇奧特萊斯,僅0.6萬㎡的湘潭康星·樂潤薈百貨(前身是康星百貨),1.2萬㎡的成都購次元K88(前身是美特斯邦威大樓),1.7萬㎡的北京D15生活美學館,1.8萬㎡的南京建鄴薈品倉城市奧萊,0.3萬㎡的昆明萬科桂語·小篆街,1.5萬㎡的深圳太子灣花園城VILLA街區,內部升級重開的上海天山巴黎春天、拉薩神力時代廣場等項目不在統計中。
01
數據解讀
市場進入理性調整期,核心經濟圈集聚效應顯著
●同比下滑9.2%
近五年數據顯示,上半年開業量的峰值出現在2021年的147個,隨后四年雖有所起伏,但整體呈現逐步回落的態勢,反映出市場進入理性調整期。具體數據上,2025上半年的開業量與2022年持平達119個,是近五年最低,同比2024年下滑了9.2%。
●小體量商業主導
商業體量分布上,2-5萬㎡占比最高達40%,社區商業是主要商業形態,匹配社區高頻消費需求。一方面是存量改造的主旋律下,傳統商業的體量并不大;另一方面,當前商業模式偏向個性化,比如主理人、策展型等,而這些商業模式一般都是小體量。
同時,社區商業偏向精細化運營,強化服務功能,如泰州迎春共鄰里中心聚焦菜場、社區醫療服務。
5-10萬㎡和10-15萬㎡的中型項目穩健,而15萬㎡以上的大型項目稀缺,因大型商業運營難度較大,多為文旅綜合體(寧波前灣盛世里奧特萊斯)或城市更新標桿商業(深圳K11 ECOAST )。
●華東領跑,核心經濟圈集聚效應顯著
區域分布上看,華東繼續扮演著“領跑者”角色,以44個開業量遙遙領先。華南和華北緊隨其后,西南、西北依托文旅突圍(西藏拉薩王府井、張掖愛琴海購物中心),東北仍需破局。
擁有四大一線城市的華東、華南和華北三區開業量合計占比達71%,展現出三大核心經濟圈的商業聚集效應。重點體現在以下兩點:
1、外資/港資高端項目集中于三大區(香港置地、K11、王府井),20萬㎡以上巨型項目主要出現在三大區,如長三角的寧波前灣盛世里文旅奧特萊斯、大灣區的深圳K11 ECOAST、華北地區的河北邯鄲道和山西大同百盛奧特萊斯。
2、開發商的資源傾斜。如頭部企業中華潤萬象生活的4個新開商業項目分別位于華南和華東,龍湖商業的4個新開商業項目中華東和華南占據3席,而開業量最多的京東集團,6家京東MALL有5家在三大區。
02
趨勢分析
頭部企業收縮、業態主題化創新、存量升級
在行業整體迎來調整期的特殊時刻,從中也能看出一些趨勢。
●頭部企業主導:但部分開始收縮
萬達集團、華潤萬象生活、龍湖集團等頭部企業依然是主導力量,其中萬達集團新開宜賓高縣萬達廣場、寶雞金臺萬達廣場等4個商業體,延續了其下沉戰略。
同時,萬達、龍湖、華潤這些頭部企業的新開商業量均未超過5個,以往的“開業大戶”新城控股更僅有淄博一個新吾悅廣場開業,看得出來傳統商業地產企業整體收縮求精,上半年開業量最多的是京東旗下的京東MALL,在北京、深圳、南京、武漢、太原落地6子。
▲京東MALL北京雙井店
同樣在收縮求精的還有港資,香港置地、K11等都在押注更細分的高端市場,如南京金陵中環、深圳K11 ECOAST等單項目投資額均超20億。
●業態創新:主題化定位深化
相比去年,雖然開業量有所下滑,但創新濃度上升,尤其是科技、綠色、文化、文旅等主題化商業成差異化核心。
比如以京東MALL為代表的科技主題MALL,AR試妝、機器人導購成標配;比如融合了藝術展覽、濱海生態空間的策展型商業深圳K11 ECOAST;比如“奧特萊斯+宋文化主題街區”的寧波前灣盛世里奧特萊斯;比如“數字菜場+社區健康中心”的廣州花廳坊;比如老拖拉機廠改造的沉浸式街區“天津天拖·巷往1956”;比如依托“口岸經濟+免稅購物”優勢的珠海橫琴口岸·琴鳴廣場等。
4月28日開始分階段運營的深圳K11 ECOAST引發廣泛關注。一方面是這座歷時7年打造的“世界級濱海文化藝術綜合體”,承載著打造大灣區商業藝術新地標的野心,據悉試營業當日涌入了30萬客流。另一方面是其試營業期間交出的差強人意的答卷,被詬病的高端品牌缺位與業態單薄等問題,讓市場對這個項目的未來增添陰影。不過作為文藝濱海商場破局傳統商業的典型代表,深圳K11 ECOAST依然是今年上半年最具特色的商業之一。
●存量改造的風口持續擴大
商業地產存量時代,開發商更注重存量運營與精準定位,這使得近年來來市場上存量改造商業的比例逐漸擴大。今年上半年至少有24家新開商業屬于存量改造項目,占比超20%,如北京超極合生匯二期(原永旺夢樂城)、深圳iN城市廣場(原深圳城市廣場),極大推動了城市商業更新。
由永旺國際商城購物中心改造而來的北京超極合生匯,定位國際化潮奢時尚地標,引入了潮牌旗艦店、精致餐飲、戶外運動、戶外社交、生態友好、兒童主題等超300家品牌。據悉,16萬㎡的京北商業“巨無霸”開業(西區)頭三天就實現銷售額超4500萬元,客流超74萬人次,也帶動東區銷售環比提升了35%。整個東西區商業體量已經達46萬㎡,展現了極強的生命力。
附:2025年上半年全國已開商業項目統計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