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殺進入“沉寂期”,誰還能拿到“熱錢”?
2021年紅極一時的劇本殺行業,卻在2022年的這個春天顯得有些沉寂。
有玩家表示:“去年劇本殺拼場,稍微拼晚一點就沒位置。然而今年,我和朋友找了不少于10家的劇本殺店,連續拼場拼了3天,居然沒有一家能夠拼成。”
沉寂的背后,一是疫情反復讓線下劇本殺店的不確定性增強,劇本殺生意不好做;二是劇本殺逐步被納入監管范圍,低門檻入局的“野蠻生長期”進入尾聲。
而另一方面,泛劇本殺頭部品牌“驚人院”于4月獲得新一輪融資,而反詐主題劇本殺等新內容、沉浸式劇本殺等新形式頻出,也表明一個新的行業發展階段正在降臨。
在行業整體沉寂的階段,驚人院為何能拿到資本的“熱錢”?2022年,劇本殺看似平靜的冰山之下,又有哪些行業變化正在翻涌?
驚人院的劇本殺基因
成立于2017年的驚人院,不太是一個典型的劇本殺品牌。
大眾所熟悉的劇本殺大概是個什么模樣呢?首先是不同題材的劇本內容,比如以兇案推理為核心的硬核本、以共情催淚為核心的情感本、以玩家劃分陣營對抗為核心的陣營本等等。其次是線下劇本殺門店,這也是近年來個體創業者們或蜂擁撈金、或血本無歸的行業低門檻入口。此外,疫情期間線上劇本殺APP的風靡,也創造了許多年輕人與劇本殺游戲的初體驗。
然而,如果打開驚人院品牌的“發跡之地”——驚人院公眾號,用戶會發現這里更像是一個懸疑愛好者的故事基地。通過閱讀《驚人院指南》可知,驚人院位于“星河區星河路404號”,主樓為一棟X形的9層地標型建筑,周邊有紅皇后廣場、槭園等。驚人院整體由地上和地下組成,相比地上接待大廳和辦公室等常規布局,地下的四大培植中心才是驚人院的核心區域。
驚人院的創立者以及總負責人是“院長”,負責奇人項目,即招賢納士。除了院長,還有曉博士、石習生、徐至魔等其他院內骨干。 面向讀者,他們是作為自媒體的驚人院諸多內容欄目的運營負責人;而面向品牌,他們頻繁在文字故事中作為重要角色出場,是驚人院“劇場游戲”的演繹者和常駐NPC。
驚人院公眾號
初創時期的驚人院,離劇本殺比較遠,離通俗文學、二次元反而更近。2018年,后來的爆款劇《隱秘的角落》還處于拍攝期,相關領域最為大眾所熟知就是《明星大偵探》這檔綜藝,懸疑題材在國內仍然非常小眾,正處于早期發展階段。彼時,驚人院的受眾也很垂直,以懸疑愛好者和作者為主。
然而,驚人院曾舉辦過國內非常前衛的創作實驗——城市探險×24小時極限創作大賽。由四位資深懸疑作家作為導師,分別帶領3名素不相識的創作愛好者,圍繞現場分到的故事線索,進行礦場探險,用24小時將創作過程實景化,再限時將實景故事化。而其中一位導師就是《隱秘的角落》的原著作者紫金陳。
回看驚人院的發展歷程,這個品牌的底色附著了不少現今非常火爆的概念, 比如沉浸式體驗、文旅+內容、元宇宙等等。 驚人院創始人楊天意也曾開玩笑表示:“驚人院可能是算是樸素地踐行著元宇宙的開發。”
懸疑內容基因和沉浸式體驗感,讓驚人院順理成章地走入劇本殺的內容產品化方向。2019年之后,驚人院以“出版+游戲”為出發點和定位進行內容產品化,開發出包括文創、解密書、劇本殺等一系列暢銷產品。下半年,驚人院推出實景主題劇本殺先導店承接內容IP,并打造了《紅皇后的茶會》這一線下主題爆款,正式運營兩個月后,先導店就收回了房租和裝修成本。
2020年疫情的爆發曾導致驚人院線下店長期歇業,也讓公司內部考慮過是否放棄線下劇本殺業務,但經過審慎分析與判斷,驚人院決定繼續擴張,于2020年底正式運營北京旗艦店,店面也由之前的100平方米擴張至600平方米,并陸續將線下品牌推向其他城市。
而隨著2021年劇本殺行業熱度漸升,驚人院與芒果TV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明星大偵探》系列官方解謎書、劇本殺產品。同年,驚人院擔任了愛奇藝熱播綜藝《萌探探探案》的全季劇本殺總編劇,深度參與嗶哩嗶哩平臺《推理信條》、浙江衛視《青春環游記》等綜藝節目。在這一時期,驚人院打入了更加規模化工業化、曝光度也更高的綜藝文娛行業。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一年驚人院還首次將劇本殺搬進真實場景,與有戲電影酒店跨界合作推出了真正的沉浸式酒店劇本殺,收獲好評。這一創新嘗試為后來劇本殺行業與酒店品牌、文旅行業的結合帶來了寶貴啟發,進一步豐富了劇本殺的商業化形式,拉高了行業天花板。
內容為王,打造行業品牌
2022年4月1日,為規范為規范“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劇本娛樂經營活動,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正式就規范劇本娛樂經營活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到2022年4月11日。
而在此之前,上海、遼寧等地已經針對劇本殺行業出臺了地方管理政策。今年1月,上海市文旅局正式發布《上海市密室劇本殺內容備案管理規定》,上海成為全國首個正式將密室“劇本殺”納入管理的城市。
對劇本殺的管理規定有幾大側重點。
一是內容審核。 規定中明確要求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內容自審制度,對經營中使用的劇本、設置的場景、提供的服裝和道具等內容和活動進行自查與管理等。
二是安全保障。 規定明確劇本娛樂經營單位應當履行安全主體責任,保障安全運營。不得在居民樓、建筑物地下一層以下等地從事劇本娛樂經營活動。
三是未成年人保護。 針對部分產品內容不適宜未成年人參與的問題,修訂后的管理規定增加了未成年人保護方面的相關要求,規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注重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此外,國家五部門提出的征求意見稿擬規定,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活動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而在作為政策過渡期的2022年,劇本娛樂經營單位將開啟自查自糾,依法變更經營范圍,完善經營資質,向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履行備案手續,建立內容自審制度,積極整改并消除消防等安全隱患等工作。
毫無疑問,在疫情現狀和監管趨勢加強的背景下,劇本殺將不再是蜂擁入局的低門檻行業,而是邁入 “洗牌階段” 。在這一階段,劇本殺線下業務遇冷,重點將是打造出劇本殺品牌,只有更加規范、更加穩定、更有競爭力才能在逆勢中脫穎而出,而優質內容和平臺搭建則是劇本殺品牌打造的兩個有力武器。
資本投注驚人院,首先是看重驚人院長期積淀的原創產品、強勢的內容生產能力、線上線下的全發行銷售渠道、行業創新與突破等方面的成果和可能性。
同時,驚人院具有非常強的品牌意識。驚人院介紹自己的定位是 “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 ,關注懸疑產業創新,深耕懸疑文化。以公眾號為核心平臺,通過原創泛懸疑內容構建世界觀,打造IP。而在產品多元化、屢屢跨界合作的發展過程中,創始人楊天意仍表示,驚人院不接受脫離驚人院風格調性的內容劇情,也不做純社交向。這意味著驚人院仍然堅持其“懸疑商店”的基礎調性。
驚人院表示此輪融資將用于人才與組織優化、搭建多元產品矩陣、進一步構建IP與品牌力,旨在以“劇本娛樂”為錨點,不斷迭代社交娛樂消費的新模式,引領行業破圈。而對于出身于出版行業的驚人院團隊來說,對政策的敏感度和對內容的高標準,也會讓他們在這一輪洗牌中擁有更大的優勢。
據了解,在內容方面,驚人院與國內知名作家紫金陳、馬伯庸等達成了戰略合作,攜手研發新產品。在IP方面,驚人院研發的多部原創內容也在陸續授權給開心麻花、光芒影業、優酷集團等進行影視、游戲的改編,攜手頂級制作人聯合出品,有機會在未來陸續推向市場。
參考資料:
1. 新商業情報NBT:入局線下劇本殺,「驚人院」不止做內容廠牌
2. 創業邦:「驚人院」完成新一輪融資,澤厚資本獨家投資
3. 澎湃新聞:上海“劇本殺”新規正式實施, “劇本推理+”行業期待良性健康發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