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拼命挽回中產
來源/餐企老板內參
撰文/內參君
01
“米其林”接連隕落
米其林的光芒,正在熄滅。
一個最明顯的情況是,從年初至今,國內外多家“米其林”餐廳和消費者告別,或轉型或退出區域市場,或倒閉或大規模閉店。
以京滬兩地的代表性米其林餐廳為例:
北京的Opera BOMBANA,開業11年,多年蟬聯北京米其林指南一星,今年4月根據內參報道,因為其門店經營虧損導致閉店,被供應商堵到店門口討債,一代“北京頂級意大利菜天花板”遺憾退場;
上海巨鹿路人均消費2000+的米其林一星餐廳、川菜界天花板玉芝蘭,今年5月發布公告稱,因物業糾紛門店停止營業。在社交媒體上,不少消費者發問玉芝蘭2.0門店的回歸情況,但至今仍未有新店進展;
前兩天,憑“小籠包”多年登榜米其林餐廳的鼎泰豐,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宣布北京“鼎泰豐”品牌期限屆滿將結束營業,2024年10月31日前,北京、天津、青島、西安、廈門5地14家門店將全部閉店;以及米其林一星餐廳北京精致粵菜代表京雅堂,號稱“上海最便宜米其林二星”的喜粵八號……
實際情況比當前看到的只差不好。最近這一年,閉店的米其林也遠不止這幾家,還有更多門店在“最后關頭”掙扎,而若是將米其林范圍擴大到人均1000+的高端餐飲,處于“最后關頭”的門店,也將翻倍增長。
02
頂級餐廳“米其林們”
今年到底怎么了?
在今年上過熱搜的話題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拋棄米其林崇拜”、“頂級餐飲走下神壇”等類似聲音出現,這些話題都指向一個消費信號:這屆年輕人,已經不再盲目迷信“米其林”了。
所謂虛假繁榮的泡沫被戳破,“米其林溢價”開始緩慢的在消費者心中回落。對于當下信奉“不是xx吃不起,而是xx更有性價比”的年輕人或新中產而言,米其林評級的標準或許還沒有自己這張嘴的標準,來得實在。
靠嘴走天下的新時代吃貨,對米其林、黑珍珠祛魅后,轉頭選擇讓3.5分的蒼蠅小館賣爆。
正如一位餐飲人評價:“韭菜開智覺醒之時,鐮刀就進入了破產清算的歸宿!
在這種新的消費信號之下,米其林們既要承受大環境的壓力,又要面對環境不錯、食材也好,人均消費僅200+的“精致餐飲”內卷,前后夾擊中,以米其林為代表的高端餐飲開始接連深陷“虧損”。
頂級商圈、珍奇食材、米其林級別主廚坐鎮,以及為了保持高端調性的“有限客流”……大部分米其林餐廳雖然人均消費更高,但利潤卻并不一定比大眾餐飲更高。
根據第一財經報道的案例顯示,人均消費3000元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前期裝修費用高達800萬元,廚房設備成本580萬元,辦公室和辦公設備需要100萬元,加上其他成本,總共的投資金額高達3000萬元。成本收回之路的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除了大眾消費預期降低,以及門店經營成本趨升之外,商務宴請活動縮減等原因,共同導致了米其林們的隕落之外!皼]錢消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著名美食作家、一大口美食榜創始人小寬表示,“所有的數據,都指向危機,而并非轉機。一個時代過去了,高端餐飲正處于無解困境!
03
米其林的急救:
街邊擺攤、主廚表演、推低價套餐…
但無解困境,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干等、死等,相反地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調整期。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中國餐飲行業發生了顯著變化。性價比已成為消費者的核心追求,這對高端餐飲產生較大影響。面對這一挑戰,高端餐飲開始轉變經營模式,推出了包括商務套餐、家庭聚餐以及多人團購套餐等,迎合消費者對性價比的追求,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尋求新的突破!敝袊称樊a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
接連閉店、正在承壓的米其林越來越多,如今還留在牌桌上的門店,為了更好地生存、為了挽回消費者,正在危機下努力“自救”。
比如變相降價。雖然對于高端餐飲而言,降價似乎是一條死路,但有蒼蠅肉吃也總比餓著強。
半個月前,“米其林餐廳開始賣窮鬼套餐”的話題沖上各大平臺的熱門榜,號稱中餐唯一米其林三星的新榮記,單人套餐最低定價398元;2024年上海米其林榜單一星餐廳成隆行蟹王府和魯采·興,前者推出最低189元的單人套餐,后者推出雙人套餐最低定價598元,人均不到300元;萊美露滋的套餐在降級基礎上加贈了價值近200元的咖啡氣泡水;米其林二星的壹零貳小館則推出了498元的套餐。
“窮鬼套餐”之后,吃一頓米其林200塊錢就能搞定,性價比似乎一下就高了不少。
再比如“去接頭擺攤”,努力靠近消費者。
曾經恨不得穿上“禮服”才敢打卡的米其林,現在開始主動討好大眾消費者,走進“市集”了。北京米其林餐廳山河萬朵推出快閃活動,用一個38塊錢的創意冰淇淋拉新,一天賣出200份;Hakkasan則在市集中擺起小攤,嘗試用10到30元的親民價格讓更多消費者看到品牌的存在。在今年的中國內地首屆米其林星食界中,更有多位米其林主廚親自“擺攤表演”。
04
小結
“主動討好”,這個詞對米其林來說多少有些“冒犯”,但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拋開虛假的表象,去掉華而不實的包裝,回歸餐飲的本質,好吃、實惠,已經是唯一的出路了。
維持格調與維持利潤,成了魚和熊掌。
但客觀來說,高端餐飲們也沒有到“無路可走”的境地。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CEO秦朝曾針對高端精致餐飲行業發表觀點,“這個行業中,有特別難的、有一般難的、也有確實好過的,沒有絕對難。該發展還是發展,該擴店的還在擴店,難易程度與不同的業態、客單價、門店模式等打法,以及品牌出現的早晚有關!
行業正在經歷變革,處于調整期的米其林急救行動可預見地還將持續上演,只要沒有落幕,結局就有逆轉的可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