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盒馬排名增長最快?
出品/品智PLSC
作者/萬德乾
如同今年6月份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中國連鎖TOP 100榜單,重疊與連鎖百強前三甲的沃爾瑪中國(業績主體為山姆)、大潤發、盒馬,成為近期CCFA發布的中國超市百強前三甲。
由于盒馬是個創立僅10年的企業,山姆屬于沃爾瑪中國登頂的主干企業,而這個榜單前三甲中多年來的常勝冠軍卻屬于大潤發。
就像在5年前的2020年7月發布的“2019中國超市百強”(榜單名義年份加一年,為實際發布年份),大潤發排名第二,沃爾瑪中國位列第四,盒馬甚至沒能進入前五名。
但盒馬卻是中國超市百強榜單中多年來名次增長最快的企業。作為見證中國零售業的重要指標,這個榜單的重點在于揭示同行名次的高低變化。在2019年至2025年的六年中,榜單的前三甲名次輪換,至少反映出以下六個變化:
第一、盒馬增長很快速。盒馬從統計的2018年列第十六名,一路攀升至現在的前三名。如果按照阿里集團財報透露的線索,盒馬在2025年上半年的營收增長幅度,預計還可攀升更高的名次。中國第二家1000億元營收額的零售企業,未來大概率也只是盒馬。
第二、大潤發名次很穩定。自從2009年開始進入統計榜單,其就以502億元銷售額位列榜單的第二名,2011年更是以615億元位列中國超市百強榜首,直到今年還都保持在前三甲隊列中。
第三、山姆勢頭很強勁。雖然沃爾瑪中國常年也列在榜單的前五名,但從發布的2021年開始,山姆會員店成為沃爾瑪中國占據榜首的主要力量。沃爾瑪中國1588億元的年度銷售額斷崖式領先整個榜單,甚至第二、第三名兩家的業績總和,都比不過沃爾瑪中國一家。
第四、其他企業下滑趨勢明顯。過去六年的榜單變化,前十名的領先企業中,有像家樂福那樣的已經消失于整個榜單,也有企業下滑至60名次之后,更有企業從榜首一直下滑至TOP 5之外的名次。
第五、行業集中度在強化。今年上榜企業的營收額,出現較大的差異。除了第一名的山姆,第二到第四名在700億元區間,第五到第七名在400億元區間,第八到第十二名已經落入30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第十二名之后已經不在百億元俱樂部中,胖東來超市業務以80億元位列榜單第十九名。由此可見,縱然是排名前十的企業,彼此之間也有巨大的差距。
第六、展店擴張依然重要。由于榜單名次是以年度總營收排序,那些布局全國的零售企業沒有一家落在十名之外。門店布局全國的企業,擁有天然的規模效應,也在產業周期調整期間,具有較好的承壓能力。其他包括東北比優特在內的區域性領先區域,也因為門店布局不限于一省之內,最近幾年也趕上硬折扣產業風口來臨至今,拿到了展店擴張的紅利。
今年6月份發布中國連鎖百強榜單期間,“品智PLSC”特別提到過,偉大的企業往往誕生在轉折期。就在中國進入到宏觀經濟結構性調整,以及實體零售產業大調整的當下,山姆會員店進入了入華以來的歷史最好時期,其業績甚至超過了山姆在美國或全球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
大潤發在榜單的穩定性,以及2024年較好的恢復業績元氣,尤其是通過“大拇指”超值系列的自有品牌戰略,以及投入資源研發蛋撻、榴蓮千層、瑞士卷等烘焙品,商品力成為提振大潤發業務的主力推手。那個會開店、會開發商品、會服務顧客的大潤發,又回來了。
盒馬作為前三甲中第三名企業,可能是今年榜單當中,最值得觀察和期待的那家企業。至少在以下幾個維度,盒馬目前還沒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第一、榜單增長最快。盒馬從2015年創立至今已有10年。盒馬到了2021年已經進入到第七名,2022年第六名,2023年第五名,2024年(今年發布)已經是第三名。一個創立10年的零售企業且不論進入前三名,縱然是進入前十名,盒馬之前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過類似速度。
第二、重視商品創新。其實從前三甲名單來看,三家企業都有一個高度類似特點:重視商品力,重視自有品牌創新。如果要從三家中找出那個最拔尖的一家,盒馬也是當仁不讓。畢竟,這是一個得到業內“中國最會做商品開發的零售企業”好評的企業。
第三、重視線上訂單。三家企業在商品力之外的另一個類似特點,毫無疑問是線上業務的成功。山姆在全球都不碰的即時零售服務,卻在中國市場成為山姆業績的重要增量。大潤發與阿里合作的過去幾年,極好的補充了數字化能力。除了全渠道的即時平臺,大潤發自營的優鮮APP平臺也是其接近一成業績增量的來源。不過,實體零售里面最重視且最成功的線上業務品牌,估計還是盒馬。盒馬不僅是多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模式創新公司,其部分門店的線上業績已經達到六成以上。一個店做出了兩個店的生意,這句話用在盒馬那里,找不出毛病。
第四、善于走出低谷。縱觀盒馬創業的10年,它至少在兩個時間段,經歷了較大的內外部挑戰。第一次是2018年前后,盒馬經歷較多問題,得到了阿里集團的一顆“爛草莓”,但也隨后促使盒馬走向自建供應鏈、打造商品力的發展模式。第二次是2024年前后,未能登陸資本市場的盒馬經歷了領導班子的調換,但也很快促使盒馬在降低成本、聚焦本業、集中優勢“結硬寨、打呆仗”的穩定節奏當中,找到了整體盈利的辦法。
由于盒馬還是非常純粹的本土創業企業,盒馬在商品力建設、自有品牌創新、重視線上訂單,以及以數字化為基礎設施的業務高效率等積累的經驗,可能遠比山姆更適合中國零售同行參考借鑒。行家認為,盒馬還有繼續增長的多個內外部條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