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婭復出?
“薇婭要回歸了”“薇婭直播復出”……昨晚開始,有關薇婭將要復出的消息就鋪天蓋地而來。
去年12月,薇婭偷逃稅被罰13.4億繼而被封,僅僅2個月,薇婭真的要復出了?
傳薇婭復出
薇婭復出的傳聞要從昨晚的一場直播帶貨開始說起。
2月12日,一個新的直播號“蜜蜂驚喜社”在淘寶正式開播。首播期間,亮相的主播共計6人。據青眼觀察,“蜜蜂驚喜社”直播首日持續時間約5小時,掛了55個寶貝鏈接,其中有10多個美妝品牌。首場直播觀看量超100萬,一晚漲粉已超10萬,截至2月13日16時許,直播間粉絲數已超26萬,這個增長速度對于一個全新的直播賬號而言是比較可觀的。
▍截自淘寶直播(2月13日16時截圖)
“蜜蜂驚喜社”開播即紅,是因為賬號名撞臉“薇婭驚喜社”,而且熟悉薇婭的粉絲們都認出來這些主播正是曾經薇婭直播間的助播和模特,包括選品也是“曾經的配方、曾經的味道”。因此,盡管首播全程只字未提薇婭,直播間仍然被“你們回來了”“終于等到你們”刷屏。
▍截自“蜜蜂驚喜社”直播間
很快,“薇婭復出”“薇婭轉幕后”的消息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傳開,越來越多網友涌進“蜜蜂驚喜社”直播間,一天之內小紅書已有百余篇“蜜蜂驚喜社”筆記。甚至,今日有消息稱薇婭將于3月復出。
▍截自小紅書
對此,青眼向“蜜蜂驚喜社”直播間客服咨詢,得到的回復是“咱們蜜蜂驚喜社是我們公司新主播”,但對公司方面的信息始終避而不提。
此后,青眼多次致電薇婭關聯公司謙尋(杭州)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謙娛(杭州)娛樂傳媒有限公司、謙尋(杭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但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蜜蜂驚喜社”是否能作為薇婭復出的信號,尚不得而知。此外,青眼也咨詢了多家美妝品牌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沒有聽說薇婭復出這方面的消息”。
而對于此事,網友們的看法眾說紛紜。中立支持者認為:“不是本人直播了,但是團隊回歸了,又有地方可以買買買了!薄白鳛橐粋普通消費者,誰給我省錢又是正品,我就買誰的,這是最實際的。”
反對派則認為,薇婭此前的偷漏稅行為已造成失德事實,必須“永久封殺”,否則會讓其他失德違法藝人心存僥幸。
▍截自小紅書
或與劣跡藝人同下場
去年12月20日,一則“薇婭偷逃稅被罰13.4億”的消息傳遍全網(詳見《被罰13億!“薇婭推薦”沒了》),隨即,薇婭的直播間及相關賬號被全網封禁。但有媒體報道,其團隊在停工一周后,又繼續開工,只是服務于公司的其他主播。
根據謙尋文化公眾號介紹,成立于2017年4月28日的謙尋目前旗下共有50余位主播,包括林依輪、李靜、李響等明星主播和其他紅人主播,青眼調查發現,上述主播在薇婭被封之后仍在正常直播,并未受到影響。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商業廣告代言活動合規指引》,明確了商業廣告代言負面清單,其中就包括劣跡藝人。有網友以此為據,認為薇婭不能復出。對此,廣東法制盛邦律師事務所律師鄧剛告訴青眼,薇婭的有些活動有可能會被視為代言行為,但是并非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屬于商業代言行為,“另外,這個是一個地方主管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效力級別比較低,而且適用的范圍比較有限。”
“劣跡藝人并不是法律上的一個定義,更多的是一個道德上的評價。”鄧剛表示,如果薇婭不是藝人,就不能視為劣跡藝人。
他也指出,目前對于所謂劣跡藝人的處理,主要是基于行業自律以及社會輿論的影響,所以即便不屬于劣跡藝人,如果相關人士存在相應違法或者違背社會公序良俗、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行為,仍然有可能會受到行業或者消費者的抵制。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頻頻出現“明星翻車”,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有關部門開啟了文娛領域的綜合治理,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禁止劣跡藝人轉移陣地復出等。同時,去年10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布《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發展規劃》,其中也提到,深入整治泛娛樂化、低俗庸俗媚俗、追星炒星、天價片酬、違規廣告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嚴禁丑聞劣跡者發聲出鏡。
“禁止違法失德藝人轉移陣地復出”已經成為共識,薇婭作為公眾人物,一樣要為自身的偷逃稅行為付出代價。某資本業務合伙人則向青眼表態,薇婭不可能復出,“因為偷逃稅行為已經給她定了性”。
未來直播要看誰?
在薇婭被封殺的近2個月,直播“一哥”李佳琦順理成章地成為焦點。截至昨日,李佳琦直播間始終處于正常直播狀態,春節前夕的年貨節期間,觀看量大多為2000萬+,相較薇婭被封禁前,觀看量并無太大差距。
同時,相比之前,網友們也明顯感覺李佳琦直播間“沒有了驚喜”,紛紛吐槽道,“我都好久沒下單了,感覺現在選品沒什么購買欲望。”
事實上,經過疫情這兩年的野蠻生長,直播帶貨已然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品牌商家越來越意識到單純依靠低價吸引來的消費者還會因為更低的價格轉投其他主播或品牌自播。
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在薇婭被封后不久曾發微博表示,“全力以赴做好自己品牌的直播間,才是出路!苯袢眨瑢O來春亦向青眼透露,目前主要靠自己的團隊直播。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商家自播成交額占到了整體直播電商的32.1%,預計到2023年占比將接近50%。打造自播,已成為品牌方的重中之重。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去年雙十一李佳琦薇婭雙雙停止與巴黎歐萊雅合作事件,頭部主播與品牌爭奪定價權,也是加速品牌自播發展的催化劑。
此外,隨著美妝品牌韓束、運動品牌鴻星爾克等直播間的爆紅,自播形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和追捧。韓束母公司上美集團曾公開表示,直播電商平臺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仍是用戶,平臺上匯集了大量品牌的潛在用戶,通過自播可以高頻次地直接觸達用戶,利于用戶形成對品牌的核心認知。
不難看出,作為品牌方,發展自播不僅有利于自身話語權的建立,也能通過自播來增強用戶粘性,實現最大化的市場教育。洗護品牌布倫森總代曾艷向青眼表示,隨著國內直播環境日趨規范化,美妝方面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品牌選擇自播,并精選符合品牌自身定位的主播,同時網紅也需要具備人格魅力,打造自身IP,而不僅僅著眼于價格層面,“一味追求低價的現象將漸漸從直播中退出,更多的是增加品牌附加值,從而推動美妝產業朝著品牌規范的方向發展,小眾新銳品牌的機會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淘寶針對中腰部主播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旨在建立更為多元化的直播環境。同時,抖音、快手也相繼官宣將扶持品牌自播發展。此舉不僅能為更多主播創造機會,也讓品牌方們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更大的話語權,開創直播行業平等公正的新局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