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十年投資棋局:十年投資,虧了還是賺了?
近期,穆迪的一份下調觀察名單評級報告,讓復星集團處于風口浪尖。
6月15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將復星國際Ba3的公司家族評級,列入“下調觀察”名單。穆迪在報告中指出,截至2022年3月底,復星系最核心的上市平臺復星國際在控股公司層面的現金不足以償付未來12個月內到期的短期債務。
據公開報道,復星國際于近期在電話會議中稱,集團內部有四道防線以保障現金流的安全,包括擁有足夠的賬面現金償還到期債務,以及持有大量的可退出資產可以幫助應對流動性。
“買買買”是復星系的發展本色。回顧復星近十年投資軌跡,自2012年以來,復星的投資勢頭不斷上漲,據時代數據統計,2016年全年,復星累計投資104次,對比2012年,增長幅度達593.3%。2019年、2020年復星投資的腳步略微放緩,在2021年復星再度加快投資腳步,投資數量回升。截至今年8月18日,復星就已累計投資51次。
側重企業服務與電商零售,健康版塊為投資主要聚焦點
一直以來,復星都將自身描述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深耕健康、快樂、富足、智造四大業務板塊”。
截至目前,復星的投資版圖伸到了制造、金融、文旅、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從投資行業領域來看,健康版塊是復星的主攻版塊,近十年投資數達到169,占比23.4%。
縱觀復星近十年的投資行業趨勢變化,可以看出,早在2012年,復星就開始瞄準先進制造、醫療健康與電商零售領域展開投資行動。
醫療健康領域是復星一以貫之的重點投資領域,2013年以來,其投資數量占比均保持在14%以上。2017年,復星醫藥就以72億人民幣的數額并購一家來自印度的可注射藥生產商。就在今年6月,復星醫藥又以1.6億美元并購新加坡私立腫瘤專科醫療機構。
先進制造領域隨著投資版圖的擴張比重有所下降,而后又逐步增加,成為僅次于醫療健康的重點投資領域。近三年復星所參與的先進制造領域融資數額呈現上漲趨勢,過億元級融資事件數量增加。僅在今年上半年,復星參與的先進制造領域過億元融資事件就有7起。
在電商零售領域,復星同樣不惜重金。早在2016年,復星瑞哲就傾注了30億人民幣用以紅領服飾項目的戰略融資。
復星系七家投資主體中,復星集團、復星銳正、復星醫藥為近十年投資主力。復星醫藥重點參與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近十年投資事件中其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數量占九成。總體來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事件中,復星醫藥投資占比85.2%。復星集團、復星銳正則主要聚焦于企業服務、電商零售與金融行業。
偏愛戰略融資,多投資中期發展項目
對產業投資從而獲取自身發展,是復星一直以來的經營邏輯。從近十年融資輪次分布來看,復星偏愛戰略投資,通過投資不同行業的項目以換取自身業務優化與協同發展。在所有融資輪次中,戰略融資的參與次數最多,占比28.2%。此外,復星更偏向于投資處于中期發展階段的企業,其所參與的A輪、B輪融資遠多于天使輪融資,占比分別為19.2%、13.8%。
值得注意的是,復星的投資軌跡中,不乏同一項目的多輪融資。
據時代數據統計,近十年來,復星先后參與110個項目的多輪融資。復星銳正資本曾連續三年參與化學品電商綜合服務平臺MOLBASE摩貝的B+輪、C輪、D輪投資,該企業于2019年12月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登陸美股的工業互聯網公司。
突遇下調評級,開啟“賣賣賣”模式
持續的“買買買”,不免伴隨一定的債務風險。據公開報道,2019年1月,復星系少帥、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曾表示要“擰緊過日子”。近幾年,復星系的減持、資產轉讓動作不斷。
就在7月8日,中山公用事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自2022年7月9日至2022年8月11日期間,復星集團減持股份已達到總股本的1%。此外,在5月31日,復星國際發布公告,擬出售6680萬股青島啤酒股份的股票,出售所得款項總額約為41.4億港元。出售事項完成后,復星將不再持有任何青島啤酒H股。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