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新開超1600家店,這屆創業者跟咖啡杠上了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樊益寧
進入第三季度,咖啡品牌們開始加速擴張。
壹覽商業跟蹤的17個連鎖咖啡品牌,在第三季度新開門店1601家。與一二季度分別新開門店1776家、1299家相比,分別下降約9.85%、上升約23.24%。另外,截至9月底,這17個連鎖咖啡品牌門店存量將近2萬家。
從整個咖啡行業來看,據《2022中國咖啡消費洞察》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共有咖啡門店11.73萬家。也就是說,這17個品牌的門店存量僅占全國咖啡門店的16.60%。
另外,在資本市場方面,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在三季度中共有6個咖啡品牌獲得融資,披露出的融資金額有1.11億元。
瑞幸之后,Tims中國上市
瑞幸咖啡,是國內首個門店數量突破7000家的咖啡品牌,也是今年以來新開門店數量最多的品牌。
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第三季度,瑞幸咖啡新開門店約616家,是其后兩家咖啡品牌同期新開門店數量的總和。截至10月7日,瑞幸咖啡全國門店總數達到約7811家,超第二名星巴克中國約1800家。
前三季度,瑞幸咖啡分別新開門店916家、649家、616家,新開門店數量占17家連鎖咖啡品牌新開門店總和的46.62%。但同時,瑞幸咖啡在今年一季度門店爆發增長后,在二三季度增長速度放緩,開始保守擴張。
在壹覽商業看來,這和上半年多地疫情的反復侵襲脫不開關系。受此影響,瑞幸咖啡在第一季度便開始逐漸增加臨時門店關店,其中,3月份所受影響最大,平均每天關閉約700家門店。發展至四月,因上海疫情影響,瑞幸咖啡平均每日門店關閉數又進一步增加。
拋開門店擴張情況,瑞幸咖啡在今年上半年表現較好。一方面,瑞幸咖啡結束了各項債務重組事情,也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另一方面,瑞幸咖啡收獲了不錯的業績。財報顯示,瑞幸咖啡在一季度實現營收24.046億元,同比去年增長89.5%;第二季度實現營收32.98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72.4%。
在瑞幸之后,Tims中國成為國內咖啡市場的“第二股”。
9月29日,Tims中國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根據招股書透露,截至2021年12月底,Tims在中國大陸開出390家門店。而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Tims中國在今年前三季度新開門店48家、29家、35家,截至10月7日,門店擴張至495家。
Tims咖啡于1964年在加拿大成立,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次年在上海開業了國內首家門店。隨后,在資本的持續注入下,Tims中國保持著較快的擴張速度,按當前門店數量計算,三年以來,Tims中國幾乎每3天開一家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Tims中國在追求高速擴張的同時,也陷入了虧損焦慮。招股書顯示,在2019-2021年,Tims中國分別實現營收5725.7萬元、2.12億元、6.4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71.9%、203.4%。不過,Tims中國的虧損也在逐年擴大,2019-2021年凈虧損分別達8783萬元、1.43億元、3.83億元。
總體來講,在當前國內咖啡市場,Tims中國確實已發展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但不論是渠道,還是產品方面,都缺乏堅固的護城河。而未來能否走得更遠,仍難兩說。
三個品牌穩健擴張
拋開瑞幸咖啡,據壹覽商業統計,在第三季度,其余16個連鎖咖啡品牌中新開門店數量排在前五的分別是幸運咖、星巴克中國、挪瓦咖啡、MANNER咖啡和M Stand,分別新開門店約372家、239家、146家、80家、48家。同時,在16個品牌中,僅星巴克中國、幸運咖和挪瓦咖啡三個品牌門店數量在1000以上。
從前三季度擴張情況來看,這三個品牌也均有較好的表現。其中,在前三個季度,星巴克中國分別新開門店約174家、88家、239家;幸運咖分別新開門店約200家、300家、372家;挪瓦咖啡分別新開門店154家、141家、146家。另外,在第三季度,這些品牌對于門店擴張及其他業務的發展,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以星巴克中國為例,自今年以來便面臨多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星巴克中國的營收增速一直呈下滑趨勢,三個季度以來未見好轉跡象;另一方面,品牌在在門店運營上,負面頻發,多次引發網友爭議。
9月中旬,星巴克發布了2025中國戰略愿景。其中包括,至2025年,星巴克中國總門店數量將達到9000家、員工將新增35000人、實現凈收入翻倍等目標。
另外,10月11日,星巴克中國宣布,公司當前董事長王靜瑛將重新擔任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未來,王靜瑛能否帶領星巴克中國走出困境,仍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驗。
再比如幸運咖,是蜜雪冰城于2017年推出的咖啡品牌,在品牌定位上也承了蜜雪冰城的“便宜”屬性,主打低價咖啡和下沉市場。而今年以來,幸運咖開始不斷向一二線城市沖擊,7月初,幸運咖便在北京市場開出兩家門店。
值得注意的是,繼蜜雪冰城披露招股書后,幸運咖在門店及業績方面的數據也一并公布出來。招股書顯示,2019-2022年前三個月,幸運咖加盟店數量分別為9家、140家、463家和629家。業績方面,幸運咖在2021年虧損69.57萬元后,在2022年一季度扭虧為盈,實現凈利40.51萬元。
Manner們向前,不眠海向后
據壹覽商業統計,截至10月7日,門店數量在100-501家區間的有10個,在三季度擴張明顯加速的有4個,分別為MANNER、M Stand、Seesaw Coffee和皮爺咖啡。
其中,MANNER新開門店80家,與二季度相比增長207.69%;M Stand新開門店48家,與二季度相比增長71.42%;Seesaw Coffe新開門店17家,與二季度相比增長325%;皮爺咖啡新開門店15家,與二季度相比增長275%。
與此同時,在三季度新開門店數量出現下滑的品牌僅有便利蜂一個。而且從前三個季度來看,便利蜂門店增速一直處于下滑狀態,新開門店分別為95家、10家、4家。
據《晚點LatePost》此前報道稱,一位曾有意投資MANNER的投資人表示,MANNER計劃于2023年底將門店開到1000家。自今年以來,MANNER也確實加快了門店布局,3月,MANNER曾喊出“3天、10城、200家城”的計劃,但由于疫情,部分門店延遲開業。
另外像M Stand,在發展初期時擴張速度一直緩慢,自2017年在上海開業首家門店后,發展至2021年月門店數也不過10家。在進行兩輪共計超6億元的融資后,M Stand才開始加快擴張步伐。
在壹覽商業看來,這也和其門店經營模式相關。相比瑞幸、Manner、Seesaw等咖啡品牌,M Stand一直以“一店一設計”的概念運營。而且,截至目前,其全國門店均為直營,無加盟渠道。
而至于擴張速度持續放緩的便利蜂,具體表現則和其母公司脫不開關系。
不眠海是便利蜂于2021年5月推出的咖啡品牌,在運營上采取的是“店中店”模式。也就是說,不眠海的門店數量和便利蜂的擴張情況密不可分。
從便利蜂來看,今年在門店經營上表現似乎并不如意。4月初,曾有消息稱便利蜂全國關店數已達千家,便利蜂方面對此表示,因新一輪疫情影響,便利蜂不得不臨時關閉了少部分門店。8月份,又有消息稱“便利蜂出現大幅關店潮”,彼時便利蜂方面稱這一情況并不存在。
不管消息真實與否,受疫情影響,便利蜂以及大多實體零售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發展中,均遭受不小的阻礙,關店及臨時關店也是多家企業為了減少損失做出的舉措。
達72.9%,足以可見挽救禿頭是真有錢賺。
上海、北京依舊為最受歡迎城市
從門店分布來看,大多數連鎖咖啡品牌最喜歡的城市依舊是上海、北京兩地。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底,17個連鎖咖啡品牌在上海開出2954家門店,在北京開出1345家門店。
此外,據美團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上海咖啡門店數量達到7557家。至于同樣受到咖啡品牌們青睞的北京市場,有數據顯示,目前該區域已擁有超4000家咖啡店。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上海商業發達、文化包容性強,吸引了不少咖啡品牌們首先落戶。另一方面,上海市的咖啡文化繁榮,消費習慣也是關鍵所在。艾媒咨詢CEO張毅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曾表示,“上海是改革開放的窗口,曾經眾多的外資企業員工以及僑居在上海的外國人,也引領了咖啡消費的潮流。”
此外,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目前,我國咖啡行業已進入一個高速增長、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節點,因此市場消費頻次越來越高。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人均消費量已經達到約40杯/年,一線城市約28杯/年,二線城市約14杯/年,三線城市約5杯/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咖啡門店密度的不斷增大,這兩個城市的咖啡市場的競爭也愈發激烈。據德勤數據顯示,目前一、二線城市咖啡館占比高達75%,三線及以下城市咖啡館僅占四分之一。
從這一數據來講,上海、北京已不適合所有連鎖咖啡品牌再深入布局。相比之下,目前三四線城市的咖啡門店密度偏小,伴隨著小鎮青年的咖啡消費意識覺醒,三四線城市的咖啡消費市場有待挖掘。
最后
總體來看,在進入第三季度后,除不眠海以及少數擴張保守的咖啡品牌外,大多連鎖咖啡品牌均開始加速擴張。
在壹覽商業來看,多家連鎖咖啡品牌們之所以在二季度擴張速度放緩,是因為受疫情影響,為減少損失選擇謹慎擴張。而在三季度多地疫情有所好轉、消費市場相對回暖后,開始加快擴張步伐。
與此同時,咖啡市場也涌入不少的新玩家。比如,以快閃店試水咖啡市場后,9月初,看云控股在北京正式開業全國首家門店;繼9月底曝出注冊咖啡商標信息后,和府撈面首家“咖啡+拉面”便利快餐店也已于10月初正式開業;等等。
除此之外,憑借獨特的“大嘴”主播、魔性的喊麥節奏,T97咖啡在三季度火速出圈。僅在9月,T97咖啡抖音官方旗艦店漲粉就超過90萬。據了解,T97于2021年4月成立,并于同年11月在杭州開業第一家線下門店。T97咖啡抖音旗艦店顯示,截至10月18日,品牌在全國現有門店46家。
但從其銷量來看,與T97咖啡直播間單場最高觀看人次809萬、連續一周場觀突破200萬等數據相比,其單場直播最高GMV只有20萬+,轉化率談不上亮眼。
近幾年,整個咖啡行業總體呈擴大趨勢發展。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同時,中國國內咖啡市場預計將以27.2%的增長率上升,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總體呈擴大趨勢發展。
同時,在咖啡市場角逐的,不僅有專注于咖啡行業的玩家,也有奈雪的茶、喜茶、七分甜等奶茶企業,以及中石油、中國郵政、華為等圈外行業巨頭。
而要想在未來的發展中破圈增長,除了單純的搶占市場空間外,連鎖咖啡品牌們還應持續加固護城河,憑借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持續擴大市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