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費潮就要來了
來源/巨潮商業評論
撰文/楊旭然
01
經歷了疫情三年反復的折磨之后,人們關于經濟最大的期待就是“恢復”。這個恢復的概念中,包括了消費的恢復、隨之而來生產的恢復、商品流通的恢復,以及人們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升職加薪、社會重回繁榮。
理想的美好總是和現實的問題形成沖突,這種沖突直接體現在了“報復性消費”的落空上。但現實的情況其實更加殘酷無情:不僅屬于大眾的報復性消費沒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屬于富裕階層的報復性消費開始愈演愈烈地上演——這突出體現在各地奢侈品店的火爆銷售上,以及歐洲各家奢侈品企業繁榮的股價表現上。
經過了2022年上半年較大幅度的下跌之后,目前LV母公司路易威登集團的股價市值已經創出新高,愛馬仕的情況也是類似,已經逼近歷史高點,開云集團、歐萊雅、Tapestry(蔻馳母公司)等公司的表現也積極樂觀。
國內,奢侈品的核心標的貴州茅臺,在經歷了一波高額分紅之后,股價已重回1800元以上。
港股市場里,上市不到半年的中國中免從12月開始就不斷創出新高。
在需求方面,2022年,我國居民存款總額、新增存款都創下了歷史新高,全年新增存款達到16萬億,到12月底存款總額超過250億元。而這些儲蓄中有相當數量將最終流入消費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四十余年的改革開放,這些前所未有規模的存款,早已有了前所未有的分化,一小部分人擁有了更大比例的社會財富。而這些分配不均的財富,就成了奢侈品和各類高端消費繁榮的堅實基礎。
02
海外奢侈品巨頭早已吃準了這一波高端消費的強力反彈。自今年上半年中國疫情封控期間,以LV、香奈兒、GUCCI為代表的奢侈品商就已經進行了較大幅度的提價,幾天前,瑞士名表勞力士也剛剛完成了2023年的第一次提價,2%-8%不等。
在最大市場之一的中國深陷疫情困擾、人們憋在家里無法外出消費的時候選擇漲價,觀察者們一度難以理解其中玄機。但隨著疫情封控的結束、消費者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暢通無阻,奢侈品消費的熱度再次攀升,各處奢侈品店恢復排隊,這意味著奢侈品商的提價策略成功了。
中國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消費國之一,中國高層次消費者擁有全球范圍內難以置信的奢侈品購買力。根據《中國高質量消費報告》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相比2020年增長了18%,總消費額1465億元,約合1萬億元人民幣,站全球比重46%,接近一半。
這意味著中國消費者支撐起了全球奢侈品商的一半業績,給遠在歐洲的豪門家族們源源不斷地貢獻著真金白銀的財富。2022年下半年至今,隨著特斯拉股價的下跌、LV股價的上漲,世界首富的頭銜換人,LV老板貝爾納·阿爾諾超越馬斯克登頂全球富豪榜。
03
根據貝恩咨詢的研究數據,2022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的總規模將達到1.4萬億歐元,相比2021年持續增長。而中國消費者仍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但是如本文開篇中所說,中國消費市場的復蘇,并非是一場均衡全面的復蘇,而是結構性復蘇,或者稱之為K型復蘇:一部分人的消費曲線橫盤停滯甚至是掉頭向下,而另一部分人的消費曲線則隨著經濟生活的恢復正常,異常敏感地向上飛去。
在這場消費品的結構性復蘇的過程中,大量典型的中產階層消費出現停滯和問題——以在中大型企業打工就業,和中國數量巨大的中小企業的創業者群體為代表,這些中產階層在疫情三年之間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經濟問題,包括企業降薪、升遷停滯乃至裁員、生意艱難乃至破產等等。
中產群體對于未來生活的預期變得悲觀,這將導致有大量的潛在的、可選的消費被取消。這其中包括了各類中高端消費,如中高價位的乳制品、寵物相關、影視文化等等,在最近一段時期的業績和股價表現都并不樂觀。
反應在奢侈品消費方面,這種分化也將造成兩方面的變化:
真正的財富階層,那些有能力以更高價格消費奢侈品的群體不受影響,在漲價聲中繼續消費,這些人也成為了奢侈品企業所最為看重的核心消費群體;
而那些此前已經習慣了越級進行奢侈品消費的中產階層,將不得不放棄購買各種品牌奢侈品,甚至于免稅店的生意也將受到一定的波及。他們減少的那部分“財富貢獻”,將由奢侈品商對高消費群體的漲價補充回來。
總結
我們預計,隨著疫情管控時代的終結,人們壓抑已久的消費沖動將會被釋放,但消費沖動是否能夠順利釋放,終究要看誰口袋里有足夠的錢,哪個群體可支配的資金足夠多,哪個群體相應的消費就會繁榮。因此,高端消費將是最早恢復繁榮的組成部分。
而中產階層受困于就業問題和中小企業經營困難等問題,將無法形成足夠好的消費力,他們在高端消費上的“越級”將會大幅減少,甚至于出現消費降級的情況。
但高端消費和奢侈品消費最核心的受益者,只能是歐美奢侈品商,這意味著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的成果——那些被創造出來并被不均衡分配的財富,將有大量被拿去購買歐美超高溢價的炫耀性消費商品,而不是被用來進行財富的再創造和再分配,這無疑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