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奶茶為何掀起開年價格戰?
來源/零售商業財經
撰文/晴空
編輯/鶴翔
3.9元/杯的現磨美式咖啡、5.5元/杯的焦糖奶茶……這樣的價格你以為是蜜雪冰城?實則不然。
近日,茶飲品牌CoCo都可掀起了2023年首輪“新茶飲價格戰”,以最高接近70%的降幅低價開局,令不少網友直呼:白菜價。
作為“茶飲老兵”,CoCo為何選擇“自降身價”?而放眼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當下,低價是否能夠為新茶飲行業帶來良性成長,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01
精混淆鮮奶
營銷大戶上線?
“很奇怪,這段時間總能看到美團推薦的CoCo都可奶茶。”1月底連續出差了長沙、武漢、昆明等多個城市的Annie表示,“不同的城市,CoCo都排首位,而且產品名均為CoCo都可W-焦糖奶茶。”
CoCo營銷 圖源:截自美團
筆者在美團上搜索發現,CoCo在美團上確有多處推流和營銷位,包括搜索頁面的榜一話題“coco奶茶5.5元”、“天天限時秒殺”欄目下方的大牌特惠,以及美團美食與CoCo都可的聯合推薦等。
CoCo營銷 圖源:截自美團
關于這款僅售價5.5元的焦糖奶茶,有消費者評價稱,“在抖音看見了優惠活動,可所謂的焦糖奶茶不過是奶茶粉+純凈水勾兌出來的”“奶味和茶味好像都消失了”“pia淡的感覺,還不如吃幾顆洽洽焦糖瓜子”。
雖然CoCo都可奶茶在互聯網營銷方面投入不少,但產品本身卻不盡如人意,最直觀的問題就是口感過時。
被奈雪、喜茶等一眾強調“鮮制”的高端茶飲品牌教育過的消費市場,很難在回到奶精時代。不過,即便“預制”的香飄飄跌下神壇,也有“現制”的蜜雪冰城、CoCo前仆后繼接過“奶精接力棒”。
圖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佳禾食品,正是統一、香飄飄,以及蜜雪冰城、古茗、滬上阿姨、CoCo都可等新茶飲品牌的主要奶精供應商。而CoCo也是這家奶精廠排名前五的大客戶。
圖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援引2021年3·15期間央廣網的一篇報道,當記者問及奶茶成分時,一位店員指著柜臺上放著的兩箱物料明確地說:“成分全是牛奶。”記者看到,物料箱上寫道:“乳源純正、安心美味”。隨后,當人流散去,記者反復詢問是否全部品類均使用牛奶時,對方又稱:菜單上第一排用的牛奶,別的不是。另外通過檢測發現,一杯市售500克CoCo珍珠奶茶的蛋白質含量僅為1.7克。
8款奶茶蛋白質、脂肪含量對比圖 圖源:央廣網
可見,CoCo都可奶茶存在蛋白質含量均偏低、奶精混淆鮮奶的問題。
有數據分析顯示,2021年中國現制奶茶市場規模869億元,其中使用奶精作為主要原料的中低端現制奶茶規模占比為76.8%。
在低端現制奶茶市場,用“廉價奶精換取美味”的做法很常見,因為奶精相比鮮奶更廉價,且易運輸、儲存,因此常被添加在奶茶、咖啡中用于替代鮮牛奶。
不過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需求的提升,奶精因含有誘發肥胖、心臟病的反式脂肪酸,而被歸為不健康品。這也是去年6月,喜茶呼吁茶飲行業全面升級用奶原料品質,普及真奶應用、拒絕植脂末(又稱“奶精”)的原因。
02
茶飲老兵為何焦慮?
創立于1997年的coco都可奶茶,相比于那些因“新茶飲風口”而生的品牌而言,稱得上行業老兵,其經典產品是一代人的回憶,曾更改寫了新世紀后許多消費者對奶茶的初步印象。
近年來,CoCo的發展頹勢肉眼可見。
“CoCo價格比蜜雪冰城高、產品創新比不上喜茶奈雪、活動搞不過燒仙草、門店數量不如一點點、文化嫁接不如茶顏悅色、包裝不如小眾網紅品牌……”
知乎上“相比同類型奶茶店,CoCo奶茶并沒有口味上的優勢,為什么卻越做越大?”話題的高贊回答從CoCo在新品研發、產品口味及用料、網絡營銷、企業文化等多維度進行了綜合探討。
筆者先以“CoCo奶茶”作為關鍵詞在百度上進行搜索,發現首屏10條資訊中有9條都是關于加盟推薦。
加盟信息泛濫 圖源:百度
隨后,筆者搜索“CoCo都可官網”時發現,多條仿冒官網鏈接排名靠前,而真正的官網卻因全英文展示而很容易被查詢者忽視。
CoCo官網真假難辨 圖源:百度
CoCo是一個橫跨兩岸三地、歐美、及東南亞、南非等國家,具有國際視野的品牌。可在品牌建設方面,做得還是不夠。
至少對于中國消費者及加盟商而言,其品牌官網只顯示英文與日文兩類語言,這自然給假官網留下不小的獲利空間,也不經意間造成了“力推”加盟的誤解與假象。
CoCo加盟事項 圖源:品牌官網
2022年,新茶飲發生了許多行業大事件,包括蜜雪冰城沖擊IPO,喜茶開放加盟,奈雪收購樂樂茶,書亦燒仙草、檸季進入獨角獸行列……
至于CoCo,則毫無聲響。
由于新茶飲行業門檻較低,難以構筑競爭壁壘,故而很快進入了高度內卷、零和博弈階段。尤其在產品創新遭遇瓶頸,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新茶飲品牌們除了集體開啟聯名營銷外,還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轉向了咖啡市場。
于是,CoCo也開始力推咖啡品類,試圖找到第二增長曲線,以擴大消費人群及市場份額。
只不過CoCo所面臨的,除了高端品牌開始俯身搶中低端份額的殘酷現實外,還有諸如“堅持直營模式10年的喜茶開放加盟”這類的品牌變局。
或許咖啡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CoCo緩解現階段的增長焦慮,但這顯然不是它要做的創新產品。
CoCo咖啡 圖源:品牌小程序
以蜜雪冰城為例,其產品普遍擁有“低價”特點,因此能夠玩轉下沉市場。而CoCo以3.5元/杯咖啡的低價打入市場,并不利于其品控與服務質量的把握,還會被詬病為走蜜雪冰城的路、毫無創新可言。
新消費會繼續良性的“卷”,還是走向“低價”的惡性循壞,CoCo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