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凈賺七億,永輝在進化
出品/聯商網
撰文/牧之
作為實體商超頭部品牌,永輝的業績向來備受關注,亦被視為行業的風向標。從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永輝已然走出低谷。
2022年,永輝實現營收900.91億元,凈虧損27.63億元,同比大幅減虧29.92%;經營性現金流為58.64億元,同比增長0.64%;主營零售業務毛利率14.34%,同比增加0.96個百分點。值得一提的是,永輝線上業務表現出色,實現營收159.36億元,同比增長21.37%,占總收入比重為17.69%。
如今,實體零售已經度過了規模化擴張的時代。對于永輝來說,做大營收已經不那么迫切了,追求經營質量和盈利水平才是當務之急。在普遍業績承壓的行業大背景下,永輝的減虧能力如何,關系到其未來的生死存亡。
誠然,受金融資產和股權投資減值、閉店產生的資產提取減值以及科技永輝戰略的大筆投入等階段性因素影響,永輝2022年依舊虧損,但相比2021年已大幅減虧。而永輝的基本盤依舊穩固:生鮮業態占比接近50%,依舊是其最核心的競爭力和最為強大的護城河;永輝堅持高質量開店,2022年逆勢新開門店36家;通過數字化手段,永輝已初步實現坪效、人效、品效提升30%的目標;“倉店合一”模式的盈利性已經得到驗證,全渠道業務的協同效應凸顯……
恰恰是在這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永輝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進一步向好:凈利潤為7.04億元,同比增長40.24%;毛利率17.2%,同比增加1.89個百分點;“永輝生活”注冊會員數已突破1億……
保持這樣的表現及狀態,永輝CEO李松峰在去年接受《聯商網》專訪時所強調的“2023年力爭實現盈利”的愿景有望實現。永輝2023Q1的業績表現,已為其沖刺全年盈利目標實現了開門紅,也為永輝的投資者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夯實內功,提升盈利能力
細看財報,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數據變動:從2021年Q1到2023年Q1,永輝營收分別為263.34億、272.43億和238.02億;凈利分別為0.23億、5.02億和7.04億;在營收微升甚至下降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在持續大幅增長。而從毛利率層面來看,從2021年Q1到2023年Q1,永輝的毛利率分別為14.46%、15.31%和17.2%,也一直呈現上升趨勢。
這兩項數據變化表明,永輝的經營質量和盈利能力在提升。“科技永輝”的戰略轉型,已成效初顯。
其實,在李松峰上任CEO之后,永輝一直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全力推行科技永輝戰略和深化數字化轉型,夯實內功。
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永輝目前已達成商品數字化、供應商數字化、采購組織數字化、業務場景在線化以及供應鏈數字化等方面的數字化部署。作為其中的重要落地舉措之一,永輝技術團隊自研的全鏈路零售數字化系統“YHDOS”已完成全國門店覆蓋并威力初顯:永輝福州奧體店供應鏈庫存周轉時間同比下降30%,店倉周轉天數降低至16天;永輝成都青龍廣場店的人效提升的比例已近50%……
在推進數字化過程中,永輝已初步實現了三個30%的目標,即通過數字化手段,分別在坪效、人效、品效方面提升30%的效率,部分標桿門店人效提升30%-50%。永輝方面表示,今年一季度,永輝已基本實現所有門店的后場賣場到家倉、商品庫存、采購訂單、員工任務等業務模塊,都納入YHDOS的數字化管理。
在供應鏈方面,永輝在“一盤貨”、“一個系統”的主線引領下,一直持續不斷地通過商品數字化、供應商數字化、采購員數字化三個關鍵環節對源頭直采、預測訂貨、計算商品生命周期等供應鏈模塊進行數字化重組,最終打造出一條連接源頭直采基地、供應商與消費者終端之間的數字化陽光供應鏈。
永輝持續調優生鮮供應鏈,尤其是“長短半徑”相融合的采購模式,更加強化了永輝生鮮供應鏈的差異化競爭力。永輝在全國一共建設了800個直采點,保證其能夠最大程度減小季節對蔬菜瓜果類生鮮產品供應的影響,強化“短半徑短輻射”、“長半徑長輻射”的品類互補優勢。
從各方面數據來看,永輝近兩年修煉內功的成效凸顯。與此同時,科技永輝戰略的大筆投入在數字化基建初步完成的情況下,也將暫時告一段落。2023Q1的盈利情況將成為永輝恢復增長的一個前兆。
強化線上,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如今,消費需求和購買路徑的多元化,倒逼實體零售企業進行線上線下融合,實現多渠道多場景的顧客觸達。
永輝的數字化升級不僅推動著門店經營和供應鏈效率的提升,同時也為到家業務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推動了永輝到店和到家全渠道業務的深度融合。
2022年,永輝線上業務實現營收159.36億元,同比增長21.37%,占總收入比重為17.69%,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永輝自營平臺“永輝生活”注冊會員數已突破1億大關。
取得如此成績,得益于永輝在滿足用戶消費需求的過程中,根據用戶體驗的要求優化升級,不斷提高商品豐富度、提升履約服務質量和優化APP購物體驗,以“強商品”和“強服務體驗”驅動線上業務發展。更為關鍵的一個數據是,永輝到家業務的虧損率已從7.9%下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1.6%,為到家業務的整體盈利埋下了積極伏筆。
與此同時,依托全國千余家門店完備的冷鏈、倉儲等硬件設施以及成熟的物流、供應鏈體系優勢,永輝還加快推進“倉店合一”模式,持續改造全倉、半倉、店倉,發展衛星倉,完善倉內基礎設施配置,優化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履約效率和服務體驗。截至2023年4月,永輝全國上線電商倉合計966個,其中線上全倉156個(覆蓋22個城市)、高標半倉161個(覆蓋44個城市)、衛星倉22個(覆蓋重慶、福州、北京)、店倉627個(覆蓋150個城市)。
李松峰曾在訪談中強調,“倉店合一”是永輝打開盈利局面的一把“鑰匙”,其本質是服務于“到店+到家”的全渠道發展戰略。
的確,永輝的“倉店合一”模式有其獨特的優勢,超千家規模的門店布局,冷鏈及活鮮品類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夠迅速承接到家業務活鮮品類的需求。而且,倉店模式能夠較好的利用原有店內的后場空間,顯著降低到家業務的投入成本。
在“倉店合一”模式下,永輝門店與其配備的到家倉得以融合利用,線上線下實現客群共通、商品互補,并在科技助力下進一步提高履約的智能程度和履約效率。在較早試點到家業務新模式的福州,永輝“倉店合一”的盈利模型已經得到了驗證。
根據規劃,2023年,永輝在全國圈定了12個核心城市作為到家業務的重點發展城市。在這些城市中,永輝將把豐富的商品力和優質的履約服務培養成線上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立足民生,利他利社會
作為民生企業,永輝在不斷夯實內功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始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尤其在實體零售業績普遍承壓、關店止損成為常態的大疫三年中,永輝依舊在逆勢開店:2020年,新開門店114家,新簽約門店95家;2021年新開門店75家,新簽約門店47家;2022年,新開門店36家,新簽約門店10家。在增加工作崗位、擴容就業“蓄水池”方面,永輝積極踐行企業責任。
截至2022年底,永輝提供就業崗位超11萬個。其中,農村戶口占比約62.3%,退役軍人885名、殘疾人1244名,40-50歲人員近5.5萬名。
與此同時,永輝在配合國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等戰略方面也是不遺余力,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力,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原則,在多地幫助當地優質農產品打開銷路走向全國,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據了解,2019年至今,永輝一村一品項目已挖掘和培育全國17個省44個市近1000支有市場、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產品。
結語
如今,實體零售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周期,從追求規模化的增量市場轉為追求經營質量的存量市場。
但不論何時,零售業沒有永遠的決勝法寶,只有不斷探索、變革和進化。正如李松峰所言,積極適應下一個階段的行業趨勢,才能在變局中突出重圍。
經歷了至暗時刻,永輝已然迎來盈利的曙光。未來,這種盈利趨勢能否持續,仍需等待時間與市場的檢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