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搶食2萬億早餐市場,就不能只想賺“辛苦錢”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01
早餐是個2萬億的大市場
但早餐不好做
北京望京東地鐵站B口附近有很多賣早餐的地方:便利店、賣米飯的快餐店、賣熱狗的快餐店、賣涼皮的快餐店、美食廣場里各種檔口、奶茶店、咖啡店……
各種形式的早餐鋪子一同競爭,結果,只有兩個地方有隊伍。
一個是連鎖便利店,賣蒸好的速凍包子;另一個是定位品質餐飲的快餐品牌,這家有明檔,可以看到服務員在里面包包子。
這兩家店賣早餐的地位很穩。有段時間便利店停業,連鎖快餐店的隊伍長了一倍多,快要排進地鐵口了,但其他店都沒怎么流量。
這個地鐵口是一個一線城市早餐市場的樣本。隨著連鎖品牌的擴張,它也可能成為低線城市早餐市場未來的樣子。
它再一次體現出:早餐是個大市場,很多賽道的玩家都想來搶食;以及,早餐不好做,即便是行業頭部,有優勢,也不一定能成。
《2022年早餐行業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分析》顯示,早餐場景目前行業規模約2萬億元,預計行業規模將持續增長,至2025年可達2.6億元。
早餐賽道長期以來由夫妻老婆店主導。但這并不意味著,這行的競爭壓力小。早餐是既要選址、也要平價、又要口味、還要效率的餐飲品類,做早餐低價微利,不容易。
不容易,但有2萬億市場規模、且還有增長潛力,誰都很難不心動!
各界品牌爭相搶食,以至于單單一個地鐵口,就有這么多類型的賣早餐的鋪子。而這里早餐時段的競爭絕不僅限于上述玩家,周邊3公里以內的外賣門店,地鐵站里的自動販賣機等,都是潛在的競爭對手。
企業發力早餐場景,想必認為可以發揮自身在連鎖化或其他方面的優勢,成為消費者的選擇。但現實場景已經論證,會賣奶茶、會做快餐,不一定能做好早餐。
02
消費者“唯二”的早餐選擇
地鐵口排隊的兩家門店,體現出2點:
1、包子是早餐第一大單品
雖然早餐是有地域性的,一方水土養一方早餐。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碳水炸彈,但最后一統各地消費者口味的還得是包子,湯湯水水、面條、粉、三明治、貝果這些都得靠邊站。包子是早餐第一大單品。
2、早餐市場的未來得看兩類玩家
排隊的兩家門店,代表著早餐市場最具競爭力的兩類玩家:
一類以零售思維做早餐的極致效率派,典型代表是上市企業巴比食品;另一類是以餐飲思維做早餐的高效+體驗派,典型代表有成都的李與白包子鋪,這個成立3年的品牌,已經強勢擴張出300多家門店。
兩類企業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嘗試解決相同的問題——讓早餐突破長期以來低價微利的局面,賺錢,但不要只是辛苦錢。
零售思維的解決思路是借助工業化手段高度預制、大規模批量生產。
通過前期技術方面的研發測評,解決“要口感”;
通過高度化的前期處理,讓門店高速出餐,解決“要效率”;
通過大量開店、廣泛開辟渠道,用走量均攤各項成本,解決“要平價”;
最后,選好點位,解決“要選址”,門店采用小店模型,不設堂食,鼓勵帶走,進一步提高人效坪效。
快餐思維的解決思路是提高效率,在達到一定效率的基礎上,致力于“做更好”——借助門店載體,做現制手工早餐,給消費者提供有品質早餐體驗,用體驗帶動門店多維度的增長。
李與白創始人白通介紹,“線下體驗很重要。現在大家越來越關注食品衛生,點外賣都喜歡看這個店在哪,圖長什么樣。現下門店做得好了,大家覺得干凈衛生、健康放心,以后才會更加放心來我們家吃、或者點我們的外賣,持續復購,向其他消費者種草,帶動整個生意。”
9月份,李與白全新升級的3.0版門店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03
創造品質早餐體驗
突破低價微利困局
9月18日,李與白成都桐梓林總店裝修完畢,開啟品牌3.0全新風貌。
和2.0版本相比,3.0版本更加體現出李與白“現包現蒸”的品牌特色,以及干凈衛生、健康、高品質的品牌形象。
早餐市場競爭,餐飲思維的李與白選擇極致揚長——借助自建工廠達到超越行業平均水平的成本控制、營運效率,將品牌余力用在創造高品質早餐體驗,為品牌換來更長時段的銷售場景,換來更多可以開辟的利潤空間,換來更高粘性的品牌粉絲。
李與白的3.0門店是怎么做的?
>視覺升級,更凸顯干凈,更具品牌感
新一版的品牌視覺系統以寶藍色和白色作為主色調,門店內部以淺木色為主,同步優化了照明系統、餐廳動線,整體視覺效果更加敞亮、通透,給人以干凈健康的感覺。
產品包裝袋、外賣盒等也同步做了升級,統一、和諧的視覺形象更凸顯品牌感、品質感,也有助于消費者識別。
>加強輸出“手工”,突出現包現制特色
3.0版本的門店更加突出“現包現制”的品牌特色:一方面,升級后,門店近一半的外立面做成明檔,消費者可以看到師傅現場拉伸面點、做包子的過程。另一方面,新一版的菜單還增加了現炸蒸餃等“現制”相關的產品。這些一同加深消費者對李與白手工現制的品牌記憶。
>發力午餐、晚餐場景,探索更多利潤空間
據品牌方透露,李與白在早餐時段的經營收入占比占總門店的55%,早餐時段已經運營成熟。李與白現階段的目標是,在深耕早餐場景的同時,發力午餐、晚餐場景,力求門店在早餐時段把全天的盈虧平衡點做出來,讓午餐、晚餐成為凈收入。
為此,李與白在午餐晚餐時段加時令主食。
以粥品為例,李與白在午餐、晚餐時段推出現熬砂鍋粥系列,涵蓋滑蛋牛肉粥、番茄蝦仁粥、菠菜豬肝粥等養生粥類,正好對應秋冬時令滋補的需求。
在午晚餐時段加主食有可以有效提高李與白午晚餐時段競爭力,巧妙解決早餐“要平價”但“低價微利”的難題。
“消費者對早餐價格比較敏感,所以我們在早餐時段繼續用2.5元的粥,到午餐、晚餐時段,提供更高品質、更多口味、貼近現在時令的砂鍋粥。在午餐晚餐時段,定價提到十幾塊錢一碗,消費者也能接受。”白通說。
>效率更高,提高門店營收水平,為線上系統一體化做鋪墊
門店優化了之前的動線,提高人效坪效。
同時,從成都桐梓林總店開始,李與白嘗試由人工點單改為掃碼點單,優化人力配置,提高點單效率。
掃碼點單是品牌數字化運營的第一步。李與白從這里開始、逐步完善會員系統,做精細化線上運營,今后將打通加盟店會員結構、再度擴大品牌力。
>“看不見”的改變:延長培訓周期+嚴格衛生審查
李與白官方加盟信息顯示,現在成為品牌加盟伙伴,整體的產品培訓、產品考核周期需要1個月,較之前延長了將近一倍。
更長的培訓周期對應的是更加嚴格的考核。“對消費者來說,一間小早餐店最重要的就是干凈衛生程度,這方面我們在培訓期間會更加嚴格考察。同時對門店盈利來說,延長學習時間,保證他們上手不會有問題,除了怎么處理產品,還有人力排班上的輔導。”李與白創始人白通介紹。
這些改變的主體消費者不可見,但這些改變帶來的整潔、衛生、高效率,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看到。
李與白創始人白通介紹:“比起極致效率,我們更想做高效且高品質的早餐。品質感使我們的產品可以突破早餐場景,在午餐、晚餐時段,依然有消費者想要吃我們家的產品。所以最終,我們經營時間更長了,我們并沒有損失。只要你不是特別急,想要到我這邊馬上買馬上拿到吃,你都有可能成為李與白的顧客。”
04
早餐市場的未來?
早餐市場兩大派別的差異,在于企業達到一定效率一定品質的基礎上,選擇做更快還是做更好。
用零售的思路做早餐,固然有標準化程度高、極致出餐效率等優勢。但用快餐思路做早餐,在一定程度保留上述優勢的同時,又能延長營業時間,反哺品牌。將早餐的核心“好吃”、“衛生”發揮到極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VIP專享頻道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