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樂寶沖刺A股上市背后,存在哪些隱憂?
出品/雷達財經
作者/李亦輝
乳制品品牌“君樂寶”,邁出了IPO的實質性一步。
根據公開消息,君樂寶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君樂寶”)已與中金公司簽訂輔導協議,以做好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的準備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放棄“鐵飯碗”的魏立華1995年手握9萬元資金進入乳業,在河北石家莊打造了君樂寶品牌,并靠著酸奶產品收獲了“第一桶金”。從1999年開始,君樂寶先后“委身”于三鹿、蒙牛,直至2019年再次“單飛”,此后不斷展開并購為上市做準備。
君樂寶的控股股東也是魏立華,直接持有公司37.54%股權,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52.78%股權。
截至目前,君樂寶的業務范圍已涵蓋嬰幼兒奶粉、酸奶、低溫鮮奶、常溫液態奶及奶牛育種、牧業、草業等板塊。2021年,君樂寶銷售收入203億元,位列中國乳業四強。
但在近年激進擴張之后,君樂寶的負債規模已被推高,截至2020年末負債率達88.21%。在外界看來,君樂寶此前憑借低價迅速占領國內奶粉中低端市場,但也因此導致公司利潤率偏低。此外,如今面對伊利、蒙牛兩大全國性乳企的競爭,君樂寶不僅較難突圍寡頭市場格局,還需面對新興品牌的威脅。
此外,公司天眼風險超千條。
01
屢次傳出上市消息
公開消息顯示,早在2019年脫離蒙牛子公司身份時,君樂寶就傳出有意上市的消息。
2019年7月1日,蒙牛發布公告宣布,將出售君樂寶51%的股權,作價40.11億元。蒙牛表示,君樂寶在過去數年間始終保持相對獨立運作,此次出售股權符合蒙牛“持續專注于明星乳制品的發展戰略”。
雙方牽手始于2010年,蒙牛乳業以4.69億的價格收購君樂寶51%的股權。以此計算,9年前的這筆股權投資,除去另外獲派的5.68億元股息收入,蒙牛從中賺取35億元。
而股權接盤方為鵬海基金及君乾管理,分別以現金支付21億元及19.11億元。交易完成后蒙牛不再擁有君樂寶任何股權。其中,鵬海基金隸屬于河北省國資委旗下的河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彼時,君樂寶拿回股權之舉,也被外界猜測是為上市做準備。同年,河北曾出臺相關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君樂寶乳業集團主板上市,拓展融資渠道。
從蒙牛“單飛”后,不久君樂寶就引入了新的機構股東。天眼查顯示,2020年3月份,君樂寶獲得超12億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紅杉中國和高瓴資本;同年6月份,君樂寶再獲一筆股權融資,投資方為平安創投和中秦興龍。
2020年7月22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君樂寶乳業考慮在中國內地和香港兩地上市,預計在港IPO募資最少7億美元。有知情人士透露,有關售股計劃尚處于初期階段,公司有可能不推進相關計劃。
針對上述消息,君樂寶回應媒體稱,“關于上市,公司目前沒有相關計劃。”分析人士指出,君樂寶否認上市傳聞,表明公司IPO的步伐比想象中還要慢些,上市時機尚未成熟。
盡管如此,君樂寶一直未放棄為上市做鋪墊。天眼查顯示,該公司于2021年底和去年7月份,又完成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佳資本、厚生投資、河北廣電、物美聯合資本、瑞勝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據藍鯨財經,這次IPO前紅杉中國持有君樂寶12.84%的股份,為最大外部投資方,紅杉中國董事總經理郭振煒擔任君樂寶董事;春華資本亦持有君樂寶超10%的股份。
與此同時,君樂寶也不斷通過并購及投資來提升自身實力。2021年,君樂寶乳業投資奶酪企業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于2023年7月對思克奇進行增資,持股比例增至60%。
進入2023年,君樂寶在對外并購上按下了加速鍵。其中在5月份,君樂寶完成對云南來思爾乳業的增資,后者擁有目前市場上較為稀缺的水牛奶資源。
7月,君樂寶一舉拿下西安銀橋乳業科技有限公司80%的股份,該標的是西安本地市占率、品牌影響力均表現尚佳的區域龍頭乳企。
11月,君樂寶與現制酸奶品牌茉酸奶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斥資戰略入股茉酸奶30%的股份;12月,君樂寶戰略入股益生菌企業一然生物。
在分析人士看來,這一系列并購,無疑有利于短期提升公司的營收規模,為上市累積更多“籌碼”。
02
魏立華“棄仕從商”
君樂寶的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為魏立華,直接和間接合計控制公司52.78%股權。
這意味著,君樂寶在脫離蒙牛子公司的身份后,控制權重回創始人魏立華手中。而在蒙牛之前,和君樂寶聯姻的是曾經的乳制品行業老大哥三鹿集團,這段關系讓君樂寶在后來經常面臨著“身份”上的質疑。
公開資料顯示,1986年,魏立華從河北農業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了當時的河北省農業廳,端上了“鐵飯碗”。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來襲,魏立華坐不住了,他認為“與其待在辦公室里悶頭吃糧餉,不如下海靠本事撲騰來得爽快”。
1995年,魏立華靠9萬元資本,3間平房,1臺酸奶機,兩臺人力三輪車,一腳踏進了乳品行業。“君樂寶”的名字由魏立華的父親選定,公司成立后產品銷量不錯,1997年售額突破了1000萬元。
魏立華后來介紹,那個時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奶制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君樂寶解決的是從“沒奶喝”到“有奶喝”的問題,因此發展很快。
2000年,君樂寶與三鹿集團展開合作,三鹿以品牌和70萬的資金入股君樂寶。隨后,君樂寶以“三鹿君樂寶”的品牌生產酸奶產品。
天眼查顯示,2000年至2008年,君樂寶公司曾改名“石家莊三鹿乳品有限公司”。
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三鹿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轟動全國。雖然君樂寶一直獨立經營,沒有生產過奶粉,但還是受到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重創,被迫停產13天,一度“家底快賠光了”。
該事件后,君樂寶迅速與三鹿劃清界限,僅以“君樂寶”的形象在市場銷售。2009年4月,君樂寶先后兩次斥資3395萬元從三鹿手中回購16.97%的股權。
魏立華也多次強調,不管是國家抽檢還是商業抽檢,君樂寶的酸奶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擺脫掉三鹿的陰影后,君樂寶2009年轉向盈利,2010年銷售額達到13億,并找到了中糧入股下的蒙牛作為新靠山,逐步走出華北市場,走向全國。
2014年,君樂寶闖入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并被冠以“攪局者”的名頭。進入奶粉領域,魏立華做好了虧錢的準備,“酸奶掙了多少就給奶粉賠進去多少”。
最終憑借“價格屠夫”式的低價模式和電商渠道的紅利,君樂寶奶粉在2015年成功扭虧為盈,如今已成為該公司的核心板塊之一。
官網顯示,君樂寶集團現有員工17000余人,在河北、河南、江蘇、吉林等地建有25個生產工廠、25個現代化大型牧場。業務范圍包括嬰幼兒奶粉、酸奶、低溫鮮奶、常溫液態奶及奶牛育種、牧業、草業等板塊,形成了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經營模式。
03
仍面臨不少隱憂
單飛多年后,君樂寶的業績也再上新臺階。
2022年7月,君樂寶乳業集團副總裁仲巖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君樂寶2021年銷售收入203億元,位列中國乳業四強。2022年上半年,君樂寶銷售收入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和蒙牛“分手”時,2018年君樂寶集團營收130億,凈利潤3.8億元。
規模上的跨越,也給了君樂寶管理層更多資本化的信心。仲巖提出,君樂寶到2025年力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奶粉成全球領先品牌,低溫酸奶、鮮奶品類成全國第一,并爭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
但目前來看,IPO進程正式啟動的君樂寶,還面臨著不少隱憂。
首先,被外界關注較多的便是較高的負債率。在2022年1月首次從皇氏集團手中收購來思爾部分股權時,皇氏集團公告顯示,2020年君樂寶資產總額為134.56億元,負債總額為118.69億元,負債率達88.21%。
另據新京報,2020年君樂寶營收約為144.68億元,凈利潤約為5.38億元。截至2022年底,君樂寶資產總額約為210.89億元,凈資產約為47.1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13.51億元(未經審計)。
以此計算,當年君樂寶的負債率依然高達77.63%。這一指標,高于目前大多數的A股乳業企業。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表示,君樂寶基于上市做的一些“買買買”布局,會讓其負債率階段性偏高,但隨著全國化、全品類的拓展,未來2年有望得到優化。
其次,此前君樂寶的盈利能力也不盡如意人,甚至一度拖累了蒙牛業績。蒙牛2019年中期業績會上,時任蒙牛副總裁高飛表示,君樂寶的毛利率等低于蒙牛水平,把君樂寶剔除之后,報表會有改善。
比對2020年的數據,君樂寶的凈利潤率為3.72%,同期伊利凈利潤率為7.35%,蒙牛是4.61%。
這也不難理解,在過去幾年的頻繁收購中,君樂寶布局了增長潛力較大的細分市場,包括水牛奶、羊奶粉和奶酪市場。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認為,從入局羊奶粉到入資水牛奶產業,君樂寶一直在布局,進而做高凈利潤。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細分品類的布局,能否給君樂寶的業績表現帶來更多的增長可能性,仍有待時間的檢驗。
奶源是第一護城河。而在這方面,君樂寶比起飛鶴等頭部乳企有一定的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安方面,雷達財經以君樂寶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上檢索出1176條結果,其中涉及異物、保質期內變質等多個方面。
另據天眼查統計,風險方面共發現君樂寶有天眼風險信息1129條;涉訴關系264條,開庭公告8條。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