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螺螄粉被吐槽、人設被質疑,自建工廠能改變李子柒什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是無數“社畜”身處鋼筋森林后的心之向往。因此,回歸自然中采竹耕田、浣衣燒飯的李子柒,成為了在海內外都擁有超高人氣的博主。
近日,李子柒所屬公司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述“微念”)的新動作又吸引大眾的目光。據工商信息查詢平臺顯示,微念成立了一家新的食品公司——廣西興柳食品有限公司。
這家由微念全資持股的食品公司注冊資本2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食品經營(銷售預包裝食品)、食品進出口、貨物進出口、餐飲管理等。
從微念公司這一舉動,不難看出其圍繞“李子柒”這個品牌進行孵化的決心。過去采用OEM模式雖然能夠實現輕裝上陣,但從過去的產品銷量和長遠的規劃來看,搭建自有工廠能夠將KOL的變現天花板提升得更高。
這或許是李子柒與微念的一次重要轉型。
以李子柒為樣本的微念進擊之路
事實上,微念科技最近的新動作早已埋下伏筆。
根據工商平臺信息,原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也于近日發生工商變更,公司名稱變更為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同時,公司行業代碼由“7590:其他科技推廣服務業”變更為“5292:互聯網零售。”
這一看似微小的變動,難道是為了給新公司的發展提前鋪路?
畢竟,李子柒的商業化路上,微念科技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
除了一手負責李子柒的運營孵化,微念還持有李子柒所創立的四川子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51%的股份。

微念旗下kol
當前,微念擁數十位頭部KOL和多個新消費品牌,深度合作了不同平臺的數百位KOL。公司旗下不僅有定位東方美食生活家的“李子柒”,還有美食方向的藝人“香噴噴的小烤雞”、“夏一味”,以及定位時尚美妝方向的“葉醒醒”、“林小宅”、“臥蠶阿姨”等。
公開資料顯示,微念科技曾獲得華映資本、辰海資本、芒果文創基金、新浪微博等的早期投資,公司的最近一輪融資是2019年8月,來自琮碧秋實和弘帆天盛。
從微念旗下的這些KOL商業化過程來看,有著十足底氣的微念,已經通過以李子柒為代表的KOL,逐步探索出一條以短視頻孵化網紅形成個人IP價值,并延伸到電商自主品牌的發展道路。
回溯李子柒的孵化之路,2017年,其與微念簽約后并未立馬走上商業變現之路,而是在微念的團隊之下,嘗試把長視頻精細化。對比早期李子柒的視頻,簽約微念之后,視頻的差異化更加明顯,拍攝要求更加高標準,涵蓋的元素內容也更加豐富而明確。
早期對內容的深度打磨,以及對商業化的克制,顯然為李子柒后來的商業化之路做了一個不錯的鋪墊。
2018年,李子柒的淘寶旗艦店正式上線,售賣的主要內容也正是此前出現在視頻內的螺螄粉、藕粉、火鍋底料等。上線6天,僅有的5款產品的店鋪銷售額突破千萬。
不難發現,在中國多數MCN機構仍以廣告營銷為主的大環境下,李子柒及微念仍然沒有選擇只靠流量轉化或純植入廣告變現的路徑,而是反其道而行之——至今,李子柒不接廣告,也甚少出席活動,團隊把主要精力都集中于打磨內容和聚焦品牌本身。
疫情期間的事實,從某一個側面驗證了微念的正確性。
受限于疫情,今年的MCN整體廣告投放量降低,導致通過短視頻變現的能力進一步降低。據自媒體聯盟WeMedia集團的調查統計,截止到2020年3月,有近200家MCN機構面臨倒閉或已經倒閉,比例超過了50%。
不過,既然成為了帶貨的KOL,李子柒的商業化之路就要繼續延伸,其背后的微念,野心也顯然不僅于此。
微念創始人劉同明曾表示,如果只是靠流量轉化電商或是純接植入廣告,商業天花板很低,微念的商業探索主要圍繞消費品牌孵化。
或許,眼下選擇開設食品公司,正是圍繞這一布局展開,并用以擴大自己的變現渠道。
自建工廠打破“流量IP+產品”套路?
KOL在MCN機構的幫助下實現流量變現,最常見的方式便是接植入廣告和挖掘電商渠道。
李子柒早在2018年就開設了同名天貓旗艦店,如今“描述”、“服務”、“物流”三項標準均高于行業30%以上,單月銷售額就突破億元大關。
鋅刻度在李子柒天貓旗艦店看到,其產品主要有四類:佐餐醬料、素食正餐、中式茶飲、營養早點。其中銷量最高的三袋裝螺螄粉月銷量超過150萬,是天貓“螺螄粉”品類下銷量最高的一款。
事實上,李子柒天貓旗艦店的產品皆采用OEM模式。采用這種模式進行運作,無論是在食品行業,還是在網紅電商的經營中,都屬常見。
不同的網紅,在同樣的產品上附加上自己的流量和IP,就搖身一變成為全新產品。因此有不少奔著李子柒去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在嘗試之后就略顯失望。“不吹不黑,姐覺得李子柒的螺螄粉好難吃。”“李子柒螺螄粉應該是我不會回購的東西了。”等評價在微博、小紅書上比比皆是。

也有網友扒出過李子柒旗艦店產品的代工廠,螺獅粉由廣西中柳代工生產、藕粉由杭州萬隆果干食品有限公司代工生產、紅油面皮由四川白家食品代工生產、辣椒醬則是四川寇大香代工生產。
這些工廠有著幾乎一樣的產品,但價格卻有些不同。例如,李子柒螺螄粉335g*3袋,活動價是34.7元,其代工廠在阿里巴巴上所售賣的350g*3袋規格,售價30至33元(價格因購買數量有所浮動)。
李子柒天貓旗艦店另一王牌產品——桂花堅果藕粉,350g/罐在天貓的活動價為54.7元,其代工廠在阿里巴巴上350g/罐的售價為26.2元,價格相差兩倍多。
從其成分來進行對比,兩者排名前五和最后兩項的配料一致。而李子柒藕粉的其他配料為巴旦木、凍干紫薯,代工廠產品的其他配料為獼猴桃干、杏仁、低聚果糖。
隨后,鋅刻度找到負責為李子柒代工生產藕粉的廠家負責人陳東(化名)。對方告訴鋅刻度,如果要和他們合作,需要一萬罐起訂,并且需要自己制作配方,然后工廠根據配方來定價。至于李子柒藕粉的進貨價格,對方表示屬于保密內容,而其他合作商也不能直接選購李子柒的配方。
陳東多次表示,要合作首先要評估自身體量。“一旦訂了包材、配方之后,還需要重新做營養成分檢測等一系列繁瑣的手續,如果只是跟隨市場潮流,后期銷售量起不來,意義不大。”
像李子柒這樣粉絲體量的網紅,賣貨的優勢的確不可小覷,OEM模式也正是她前期輕資產運營的重要方式。
“很多品牌起步都是采用OEM模式,然后等到規模大了就自己建廠。從食品類來看,建廠需要符合多項標準、辦理各種資質證件,同時車間的設計也很重要,所以如果不是體量夠大,還是與代工廠合作更劃算。”某食品行業從業人士告訴鋅刻度。
李子柒的產品銷量其實自然無需擔憂,不過從其背后公司自建工廠這一舉動來看,這或許是KOL提高變現天花板的一次嘗試。

李子柒藕粉與代工廠藕粉配方對比
走出“世外桃源”的是是非非
“以前喜歡李子柒,是因為被她視頻里的那份淳樸所打動,就算最初的視頻還很粗糙,卻比后來逐漸商業化精細化的視頻更加貼近現實。”李子柒的粉絲倪天(化名)告訴鋅刻度,她從2017年開始關注李子柒,曾每天睡前都會點開李子柒的微博,看其制衣裁木、編制簍筐、納百層底鞋墊、剪紙……
“大概有許多粉絲都是被其鏡頭下,滿是生活氣息的鄉村生活所吸引。”按照粉絲倪天們的期待,李子柒應該與商業保持距離,“因為商業化或多或少會讓李子柒系列不再那么純粹。”
但是,“李子柒”這三個字并非李佳佳這一個“人”,而是一個承載著團隊利益的品牌。在商業邏輯之下,粉絲們的期待終究顯得有些“天真”。
2018年,李子柒的淘寶店上線,店里擺放的并非曾讓倪天垂涎欲滴的,李子柒親手精制的食品,而是流水線上的統一包裝、統一質量的商品。倪天唯一熟悉的,只有包裝袋上“李子柒”這三個字,當天,倪天對李子柒的微博賬號取消關注,并感慨,“世上終無桃花源”。
不過,也有很多粉絲對此表示理解,“KOL走向商業化仍是目前大環境下一個必經的路徑,相較于其他靠廣告、代言等途徑吃飯的博主而言,李子柒已經克制許多。畢竟她始終保持著視頻內容的質量。”

李子柒與人民日報新媒體的合作款螺螄粉
的確,隨著“80后”、“90后”消費主力軍的崛起,品質化、個性化、服務化成為了用戶核心需求,短視頻KOL就是基于這些需求個性化表達和生產內容,并延伸至可變現的商品,從而長久發展。而因美食而起的李子柒商業變現道路,仿佛也并沒有脫離這個基本方向。
只不過,“網紅經濟”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市場行為邏輯,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得長遠,最終還是取決于產品。而食品這一細分領域,比起服裝、周邊等領域,顯得更為復雜而特殊。
所以,建廠只是第一步,如果在商業化道路上忽視對產品的控制,或許仍難逃一“死”。對于李子柒及其背后的微念而言,如何提升產品生產鏈條的管理能力和品質控制能力,在商業化的路上繼續保證高質量的產出,才是更為關鍵的問題。
顯然,這需要更多的誠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