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2015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和銷售情況”顯示,前4月全國整體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持續回落,但商業地產的開發卻“一枝獨秀”。
數據顯示,2015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366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0%,增速比1-3月份回落2.5個百分點。但其中,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3.6%和13.9%。可見,各地商業地產開發熱情不減。
以零售地產為例,世邦魏理仕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全球購物中心新開業面積為1140萬平方米,全球最活躍的前20個新建購物中心市場,中國城市占據半壁江山,累計貢獻570萬平方米的落成面積。其中,武漢憑借8個項目、近100萬平方米的交付面積拔得頭籌,成都則以98.1萬平方米的成績位居第二,緊隨其后的是北京和重慶。
實際上,電子商務的崛起、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對零售物業營運的沖擊日益顯現,不少開發商和商業地產運營商正面臨招商困難的局面。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主題化購物中心成為大多數新建商業綜合體的“標配”。以近期啟用的青島新地標Q1項目為例,這棟高達241米的超高層建筑中即包括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辦公樓等多種商業地產業態。
世邦魏理仕華東區商業服務部董事范紅娟認為,購物中心的優勢一方面在于業態組合豐富,消費者在購物中心能夠完成吃喝玩樂一站式體驗;另一方面,購物中心較百貨更加重視公共空間的氛圍營造。在現階段,中國正處于購物中心高速發展的階段,一站式、重體驗的購物中心有著更為突出的競爭優勢,零售商更傾向入駐購物中心亦是這一階段的一大趨勢。只要發展商在項目定位階段,厘清項目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避免同質化,大部分新落成項目都能以超過80%的入駐率入市。
(新華網 鄭鈞天)